誠品朝聖之旅
文:馬迅榮
on Monday, 13 August 2012 at 00:37
到誠品朝聖,看見比預料中更氾濫的人頭湧湧,被沖得想將腳步留駐在某個書架前也是難事。轉到史哲類書區,不期然聽到身旁有人說:終於不是文化沙漠。我腦裡馬上延伸這個比喻——
沙漠,確實得到一位熱心富翁開發,願意斥資、大興土木來建構綠洲。這片小小的綠意點綴了四周黃沙,又引來了不少商人、觀光客。頃刻間,這裡變得絡繹不絕、車水馬龍。一切都是好事,而我們不可忘記的是:長貧難顧。即使倒進清水、栽種樹叢,到最終綠洲都需要靠我們來維繫。如果這是一個夢,想必不是行色匆匆的觀光客能夠支撐,單靠金錢也無法達成;必須有人願意一同擁抱這個希望,努力耕耘,發掘深邃的泉源、令樹木落地生根,用心澆灌才能成事。
樂觀嗎?不知道。我只是希望,誠品開業不會變成大家高舉「香港不是文化沙漠」的憑據,而是鼓勵我們一起將小小綠意,開發成兼容並蓄、具有生命氣息的森林的標記。
說回朝聖之旅。我一眼就看中了埃及神話和討論生死尊嚴的論著;心裡暗暗為文學和哲學的藏書而叫好。同時,又為了古典文學和宗教類書籍而傷心。同行的朋友說古典文學的書架像是當道紮寨,我唏噓之餘也只能往好方面想:可能他們想把古典文學放在當眼處吧?宗教類書籍和哲學陣營相比,也顯得勢孤力弱。但無論如何,看到歷史、哲學、宗教的盛容,我還是十分歡喜:歡喜仍然有關乎人類心靈根本的角落。只是看到人流都倒向大眾心理學(即人際溝通攻略之類)的一邊,又難免有點難過。
期間拿起那本討論生死尊嚴的書,看了數十頁,入神之際兩度被談話聲打斷思緒。人聲鼎沸,有這種情況難免,可能像朋友說笑般:一個月之後的半夜,情況就大為不同了。或者,我比較希望,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三個月之後的半夜,這裡仍然人聲鼎沸,到綠洲朝聖的人能夠被感動,認同、擁抱、開發這個地方。
畢竟,讓香港變成文化綠洲的,不是誠品,而是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