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火苗讀書會後記: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出走〉及〈熊過山來了〉 /子陵

火苗讀書會後記: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出走〉及〈熊過山來了〉 
時間:2014年1月25日,15:00—18:00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AAB Canteen
參與者:CY、大榮、詩哲、雪鵑、子軒、子陵、燕鳳
紀錄:子陵

是次選讀作品為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利絲.孟若(Alice Munro)的兩個短篇小說〈出走〉(Runaway)及〈熊過山來了〉(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

我們首先談的是〈出走〉。一開始大家覺得閱讀時要花點時間和心思才能弄清楚故事中的時序。譬如故事首段寫西薇雅從希臘回來,到底是故事中的哪段時間?經討論後,我們認為這是在里昂‧傑米森(即西薇雅的丈夫)死後,西薇雅出外散心後回來,這時候,克拉克威迫卡拉向西薇雅勒索,但卡拉心中卻極不情願。

然後,我們談到克拉克與卡拉的生活困境:二人開設小型農場,供人租給馬匹居住,亦用於騎馬學習班或渡假之用。他們近來生活拮据,一場大雨更毀了他們的屋頂,而克拉克即使打算尋找材料,也只得在網上格價舊貨。我們笑道,這正是「童話故事男女主角在一起」後的續篇。

克拉克在與卡拉的關係中有着如主宰般的地位,故事中所營造克拉克對卡拉的控制欲更使她(和讀者)透不過氣。比如卡拉以其他方式繞和勒索西薇雅的話題時,克拉克鍥而不捨,並說「我可不打算讓你逃掉,卡拉。」(“I am not going to let you off the hook, Carla”)當卡拉打電話對克拉克說「來接我。拜託。來接我」時,克拉克只說了一句:「我會來。」( “Come and get me. Please. Come and get me.” / “I will.”)這句「我會來。」以上二例都表現出孟若塑造人物與凝造張力的技巧——卡拉出走不成,最終仍得依靠克拉克——但其實克拉克對此早已了然於胸。“I will”二字說來淡淡的,更顯卡拉處於無力、弱勢的一方,亦表現了二人的關係早已激情不再,如陷泥沼。CY與子軒提到的例子也頗能表現這點:傑米森對卡拉的性騷擾,很可能原本是卡拉與克拉克二人用於增添性生活情趣的佐劑,但後來克拉克竟利用這點威脅卡拉以此去勒索西薇雅,更認為這子虛烏有之事是對自己的一種「侵犯和侮辱」(CY);卡拉出走時,回想與克拉克的相遇與相戀,到最後的結論認為喜歡他的原因竟然「現在她認為是性愛,很可能只是性愛」。(子軒)

小說以「出走」為題,但卡拉的出走並非第一次。她與克拉克所開展的生活,就是她離家出走、與克拉克私奔的結果,這是她的「第一出走」。至於發生在故事裏的出走,則是卡拉的「第二次出走」,但這「第二次出走」看來亦「不只一次」,而且總以失敗收場。孟若在描寫卡拉坐巴士前往多倫多時的心情相當細膩:「她沒法想像。坐地下鐵或街車,照顧新的馬,和新的人講話,天天和一群不是克拉克的人住在一起」,「沒有人對她努目而視,沒有人的情緒讓她悽慘」,「她就會失落了……有什麼意義?她為什麼要找事、吃東西、搭公車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

關於卡拉的山羊弗羅拉,我們談到了牠可能象徵的幾個意義。首先,牠是卡拉心靈的慰藉與寄託;另外「弗羅拉的出走」與「卡拉的出走」亦可作對照,前者的出走並沒確實的原因,但卡拉的出走是有目的的;至於弗羅拉的最終下落,小說並沒明言(雖然最後暗示弗羅拉已經死去,而且死因極可能與克拉克有關),弗羅拉的消失就好像卡拉最後一點的「野性」都給馴服了,或消失了。

此外,弗羅拉在克拉克與西薇雅對峙時的突然出現,我們都覺得有點突兀,但在卻是故事裏的其中一個高潮所在:二人相處的氣氛極為繃緊,克拉克一副胸有成竹,吃定西薇雅的樣子,克拉克向西薇雅明言卡拉不可能出走離開,她所做的一切只是多管閒事,枉費心機,而在克拉克佔盡上風,逼使西薇雅道歉後,弗羅拉突然出現,二人大驚,更嚇得一直鎮定的克拉克變得脾氣暴躁,不停「爆粗」,從而為西薇雅解圍。弗羅拉奇蹟般的出現,似可與古希臘戲劇中的「天外救星」(Deus ex machina,根據維基百科條目,是指「意料外的、突然的、牽強的解圍角色、手段或事件。」)或童話中的「神仙褓姆」(Fairy godmother)作比較。

卡拉與西薇雅的微妙關係亦值得一提。當卡拉給西薇雅房子打掃時,西薇雅為她的形象深深著迷;另外,從希臘帶手信回來給卡拉一事(一件有給她,一件沒給),均可見西薇雅對卡拉有着特殊的感情,然而這感情又與女同性戀不盡相同,孟若對西薇雅的心理描寫相當細緻,此句尤為精彩:「西薇雅隱約為那過時的字眼——迷上——而惱懊。」(Sylvia was obscurely angered by that dated word – crush.)

在討論〈熊過山來了〉時,我們先從篇名入手,指小說的名字可能從兒歌“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演變而來,這首兒歌歌詞簡單,大意是「熊走過了一座山,所看的就只是山的另一邊」。但歌詞似乎與故事的連結不大,於是我們嘗試討論「熊過山來了」可能包括的含意——在西方文化中,「熊來了」,有入侵的意味,這可能指「老年的困境」進入到故事中兩位主角斐歐娜(Fiona)及葛蘭特(Grant)的生活中、又或者是指奧布瑞如何入侵斐歐娜以及葛蘭特這對夫妻之間,另外亦可能指葛蘭特是「入侵者」,入侵了療養院的圈子。子軒亦有提到,有論者從兒歌〈熊過山去了〉提出「熊過山」象徵了一種英雄歷險旅程,當中涉及的學術概念頗為複雜,表而不探便可。

我們都留意到斐歐娜與葛蘭德二人本身的特別,斐歐娜本身有品味學識,家境不錯,追求者眾,而且「她有生命的火花」。斐歐娜亦非普通女子,是她向葛蘭德「求婚」的(「你想那會好玩嗎——」斐歐娜大聲說:「你想我們結婚的話會好玩嗎?」);又,故事裏有提到冰島史詩,而斐歐娜的母系家族淵源似可上溯至冰島,但我們僅表過不提,沒有細探(其實也對理解文本沒有大影響);至於葛蘭德,他曾在大學任教,外表看來不錯,不但吸引班上的學生,更有過婚外情,就算年老的時候,也吸引了奧布瑞太太,他對斐歐娜的愛和關切是真心和深厚的,從他對奧布瑞的醋意、以及在故事後段央求奧布瑞太太帶奧布瑞見斐歐娜,以令她振作起來這兩點證明。

我們都讚賞作者描寫老年生活(如斐歐娜因失憶而開始貼紙條、因住在療養院而失去昔日的光采),以至斐葛二人夫妻關係細膩與真實;至於結局讀來比〈出走〉舒服之餘,劇情處理亦不及〈出走〉中弗羅拉出現那麼突兀。

〈出走〉與〈熊過山來了〉的劇情皆起伏不大,亦不太有戲劇性的情節(當中僅以〈出走〉弗羅拉的出現最具戲劇性),但兩篇作品都令人著迷。這種平淡的筆調把生活與生活的困境娓娓道來,正是孟若出色之處。今人多著迷於小說的敘事技巧、形式創新、思考深度,孟若卻以文字呈現生活,並帶讀者從閱讀回到生活裏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