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子軒的十本書2013/杜子軒

子軒的十本書2013
文:杜子軒

閱讀成了習慣,年終就會發現曾經讀過的書頗多,但都不一定是佳作,良莠不齊,最終跑出的十本書,可能在若干年後,真正在心底紮根的不出一二,這就像記憶,遺忘本身再自然不過了。我看閱讀,有時只為了當下過癮,如今記存下來,並非不得已,但實在是由心致敬,讓它們再次浮面,與眾人交流。翻看網上記錄,喚起了一些書的感覺,有些書因為突如其來的興致就會插隊,有些則因為學業和事業上的需要而不得不參考,也有些是心靈感到虛弱時作一時的止痛。書,和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有人說人生不需要書,大概他們不曉得豐盛的人生。這些書排名不分先後,隨意編配札記如下:

1.北島《時間的玫瑰》
 

札記:
這本書剛巧於一三年最後一天讀完,我被北島感動,就像白先勇推動崑曲一樣,是他對文學藝術的熱誠。不過,北島的熱誠給我的印象很冷靜,他默默耕耘。他創辦《今天》雜誌,因為第一百期,他們回顧了《今天》與文學生活的種種,讓我覺得十分可貴。這一期,觸發我四出搜羅《今天》的其他期數,讀著,就會明白到圍繞著書的生活是多麼有詩意,也知道《今天》是如何煉成的。到《今天》第一百零二期講顧城,我也非常喜歡。再說,還有「國際詩人在香港」的出版計畫、朗誦節、講座等,這樣很有意思,可以的話我都盡量支持,開拓自己的視野,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無知和渺小。北島《時間的玫瑰》介紹了很多世界著名的詩人,可稱得上是論詩傳記的寫法,單是隨著《時間的玫瑰》、《今天》和「國際詩人在香港」的步伐,也夠我玩味上大半生。謙卑地學習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今年其實讀過不少詩集,暫時不說中國古典詩和新詩,如舒婷《一種演奏風格》、紀弦《第十詩集》、伊格言《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感覺較深刻,近期對世界詩歌興趣非常濃厚,可惜外語不好,只能看翻譯,今年讀過莫里斯.卡雷姆《你就這樣幾小時地聽著雨聲》、亞歷山大.彼德羅夫《乘著光的梯子下降》和聶魯達《感官新詩界》都不俗,特朗斯特羅默《早晨與入口》比較精彩,可是尚未讀完,未能算作本年度的十本書。北島《時間的玫瑰》是十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如果其中引述的詩歌都能附有英譯,對讀之下,得著一定會更多。

2. 瑪麗諾頓《借東西的小矮人》
 
札記:
這一本也在年終完成,這本書是以二人共讀的方式讀畢,輪流朗讀數節,還是第一次這樣,發覺書本讀出來別有一番趣味,也能體會到語言的魅力。雖然我們看的是譯本,但是語言十分優美,叫我們都想看看原文。這本書幾乎用了一年多才能完成吧,能抽空細讀實在不容易,畢竟生活上有很多忙碌的事。不過我認為這是創舉,宮崎駿的動畫改編自瑪麗諾頓《借東西的小矮人》這本原著小說,因為這部動畫特別有紀念性,所以讀這本書時有份情感因素傾注其中。我們本來在共讀《紅樓夢》,但由於過於艱苦,就被這本書插隊。我一口氣買了五部曲,完成了第一本,還有四本,希望能繼續以此方式完成。瑪麗諾頓的文筆很好,簡約幾筆就能勾勒出不同角色的性格,還營造出小矮人身處的視角和空間,值得推薦。現在讀中長篇小說的時間比較奢侈,能讀過一遍陳慧《拾香記》、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川端康成《古都》和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已算不錯了。我已很少讀長篇巨著,讀的小說多是短篇,今年印象較深的應該算是波赫士的短篇〈阿萊夫〉、火苗讀書會的幾篇科幻作品,另外有科塔薩爾的《游戲的終結》和《克羅諾皮奧與法瑪的故事》故事集,前者比較震撼的還是〈美西螈〉一篇,當然也有其他幻想篇章值得一讀,如〈別怪任何人〉。新鮮出爐的諾貝爾文學獎艾莉絲﹒孟若(Munro)《出走》和《感情生活》也惡補了數篇,不過我讀小說需要多點趣味性,還是讓很好看的《借東西的小矮人》跑出。


3.大衛﹒卡利(Davide Cali) 、沙基﹒布勒奇(Serge Bloch) 《我等待...》(吳愉萱譯)


4.麥當諾(McDonnell, Patrick) 《「沒有東西」送給你》(陳柏伶譯) 



札記:
今年讀了很多圖畫書和繪本,大開眼界,其中要特別鳴謝霍玉英辦的香港兒童文學文化協會,他們辦了多次工作坊,我幾乎每一次都參加支持,他們推薦了很多佳作,也培育了很多聽眾。大衛﹒卡利(Davide Cali) 、沙基﹒布勒奇(Serge Bloch) 《我等待...》(吳愉萱譯)是工作坊介紹過的,嚴格來說,它不是一般坊間見的圖畫書,它採用一條紅繩作為貫穿全書的概念,也深刻地描繪了我們普遍人的人生歷程,生病那一幕,是神來之筆。另一本麥當諾(McDonnell, Patrick) 《「沒有東西」送給你》(陳柏伶譯) 是我在誠品翻看時,驚為神作,也許由於我近來再研習老子《道德經》的關係,一下子被它打動了,「無」與「有」的關係,不只是哲學上的概念,還可以應用於人生的人際關係上,反複細味,就能體會到哲學裡的一點情。愛智慧,就是愛生活。

5.手塚治虫《奇子》



札記:
早前重讀了手塚治虫《佛陀》,忘了是否本年度的事,但因為很多年前看過,所以沒有考慮把它列進本年度的十大。手塚的漫畫真的很精彩,以前一陣不敢碰這部《奇子》,有一天經過二手漫畫店,決定買回家再深入手塚更複雜的內心世界。手塚的挑戰人性之作,以前都好過不少,好像《MW》是其中我比較喜歡的,但這部《奇子》把禁室和亂倫的情節也用上,而且描繪得如此細膩,奇子栩栩如生地活現眼前,讀得心有餘悸。這無疑是本年度的十大之一,雖然看過不少漫畫作品,如冨樫義博《幽遊白書》就是全套讀畢的作品,不過它未能在我心中引起回響。若說漫畫上的佳作,今年迷上了兩部,沖方丁原作、槇えびし漫畫《天地明察》,還有亞樹直原作、沖本秀漫畫《神之水滴》都使我一時栽頭進去,不過尚未追完,暫且不入十大。無論如何,手塚治虫《奇子》都是當之無愧的。

6.奧爾罕﹒帕慕克 《別樣的色彩:關於生活、藝術、書籍與城市》(宗笑飛、林邊水譯)

 
7.阿多尼斯 《在意義天際的寫作:阿多尼斯文選》(薛慶國、尤梅譯)



札記:
自從火苗讀書會辦過奧爾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紅》之後,一直對帕慕克很感興趣,暫時沒有力量讀他的長篇小說,但是這本 《別樣的色彩:關於生活、藝術、書籍與城市》是散文隨筆,也叫我讀了一年多。另一本我喜愛的詩人阿多尼斯的《在意義天際的寫作:阿多尼斯文選》同樣是佳作。這本書把帕慕克和阿多尼斯的個人思想,還有土耳其和伊斯蘭世界的生活文化呈現眼前,對了解他們兩人的作品很有幫助,很能擴闊讀者的眼睛。

8.羅素 《幸福的征途》



札記:
有一陣子,我懷疑自己患上輕微的抑鬱症(?),也可能是庸人自擾的情緒,而我又過度倚賴書本(那當然是不能根治問題的),我看過很庸俗的勵志書,也讀過比較新鮮的「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系列的其中三部:約翰-保羅.弗林托夫(John-Paul Flintoff)《如何改變世界》(黃煜文譯)、約翰.阿姆斯壯 (John Armstrong) 《如何不為錢煩惱》(陳信宏譯)和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 》(薛怡譯),這些書都很好看,改變了我對事情的一些看法。不過,其中,比較根本地提及邁向美好人生的路徑方面,羅素 《幸福的征途》最有意思,也是一本可以一讀再讀的書,偶爾提醒自己幾個需要經常反思的面向,充一點油,重新出發。

9.海爾.賀佐格( Hal Herzog) 《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彭紹怡譯)



札記:
關於素食和肉食問題,經常在心靈上爭扎,一直想看看有關的書,結果選了這一本海爾.賀佐格( Hal Herzog) 《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彭紹怡譯),而且沒有令我失望。不過,這些書始終不會給予甚麼最終的答案,但它能引領你一起思考。我認為作為一個人,生存在世,常存感恩的心,是很重要的事情。 

10.廖偉棠 《浮城述夢人:香港作家訪談錄》

 
札記:
心中雖然有夢,但卻缺乏勇氣。有些夢不需要遠大的理想,但只需要堅持地做,踏實地幹,終會得到一部份人的認同和支持。香港很現實,容不下一縫夢,大部份人都在磨滅你的年輕時的狂想。這本書訪談了香港很多作家,他們就是把眼前的書做好,不要先求名利,反而要好好保存內心的一點火熱,這個提醒很重要,香港人大多急功近利,沒有利益之處就放棄。因為這本書,開始對「訪談」體裁的書很感興趣,現身說法,有份真誠在其中。人生的奧秘可能在於充滿悖論:

  夢,需要夢去完滿。

2014年1月1 日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原稿紙狂想(給忘掉用紙筆寫作的你你我我)/李葭呺

原稿紙狂想(給忘掉用紙筆寫作的你你我我)

文:李葭呺


  翻出陳舊的原稿紙,我提筆感受原初的寫作力量。爬格子是所有人當學生時的共同回憶,無論為著交功課還是表達自己,我們都努力地將筆尖由上一格搬到下一格。

  我從沒想過寫作的原因和意義,但就是無法抑壓內心的衝動,從前挪移筆桿,現在拍打鍵盤,心裡的渴望依然一樣。生活不會完美,某些方面總令人覺得對自己有所虧欠,我沒有活出心裡的那個我,最後就將他活生生地用文字雕刻出來,找一個地方安放。

  寫作的人本來都將赤裸的自己寫進去,再穿上那層引人注目和冠冕堂皇的外衣,構成一篇篇動人的篇章。如今流暢的作品看得多,感人的文字卻越看越少,一層層外衣褪去,剩下的卻是個塑膠模特兒的裸像,沒有心跳。

  我指尖觸摸著原稿紙,像拖住一隻溫暖的手,傳遞彼此的體溫。光滑的紙面上的文字不像格仔舖裡的貨物那麼安靜,不如穿上制服的電腦字那麼刻板,它們都活潑地搔首弄姿,十足一群表演者同聚街頭,不勝熱鬧地展示自己的才華。

  回神過來,原稿紙上本無一字,我以為自己寫了一篇了不起的東西。一個個格子在紙上架設成一個棚架,像要為修葺外牆作準備,方便工人攀爬,我準備粉飾這道外牆的模樣,讓別人認出不同的高樓大廈那樣認得這紙張。紙上會有一層層厚厚的衣裳,保護我的裸體,留下我的體溫,讓人認得我的衣著,繼而上前擁著我,聽到我的心跳,觸摸到我的狂想。

  寫盡了一張原稿紙,像髹好了一道外牆,我又翻出另一張空白的紙張。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我的十本書2013/醒夢

我的十本書2013

文:醒夢

一、卡繆《鼠疫》
  「修道院上空的烏雲愈聚愈厚,夜幕漸垂,慢慢籠罩了那些歌頌亡魂善德的大石板。假如此刻有人要我寫一本一百頁論道德的書,將有九十九頁是空白的,而在最後一頁,我將這麼寫著:我只承認一種責任,除此無他,那就是愛。」——卡繆,<一九三七年札記>。

  這是我第二本看卡繆的書,第一本,不能免俗是《異鄉人》。《鼠疫》實在比《異鄉人》精彩得多,哲思轉變之大,也反映在其寫作風格。《異鄉人》重視私己,對道德以至宗教有所控訴,結局主角與神父的對話尤見神韻。但無疑是提出疑問,卻落於無法解決的困境(除了死)。《鼠疫》以一大環境營造故事,著意刻劃人物性格,對話每見機智,而且不落於虛無,點出卡繆認為除了死外,另一種解決之道,另一種活法。

  卡繆是懂得愛的人。《鼠疫》所提出的就是「愛」,多麼激勵人心,尤其在精神空虛的當代。

二、三島由紀夫《金閣寺》
  「不過,三島的味覺的確遲鈍,這件事他自己也承認。林房雄教過三島喝酒。三島對林房雄招認『我欠缺對味道的感覺,完全不知道東西是好吃還是難吃』,林房雄忠告他『還是得早點決定對事物的喜惡』,『有一天一定會懂,到時不美味便無法忍受』。」——嵐山光三郞,《文人的飲食生活》下

  第二次重看此書,主因是多年看過後一直念念不忘,幻象有如主角之於金閣寺的美麗,留存在心。終於了解到主角的心情,執念終會撐破氣球的表層,分別是時間長短罷了。幻象的極致膨脹,愈是空無一物,愈是使人寄予希冀,到最後把真實和假想混合為一。極端的形式美,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只能一把火燒它,燒得一無所有。這把火,也意味燃燒自己。

三、《傷心咖啡店之歌》朱少麟

  朱少麟,讀完她第一本小說,就決定要把她其他作品讀完(會這樣說,主要因為她總共只有三本小說)。嗯,閱讀時,想起上年看董啟章的《貝貝重生之學習年代》,寫法有些相似。

四、《燕子》朱少麟

  這是我最喜歡她的一本。自問在同輩中比較冷血,看什麼電影看什麼書,都很少有感動到流淚的時刻。一直追看,看到結局,治癒了我冷血的病。

  一段喜歡的話:
  因為哽咽,我沒能回答,卓教授又撫摸起我的長髮。她邊喘氣,邊說:「再過不久,就登台了,登台算什麼?不過是幾陣掌聲,阿芳,重要的是妳自己的舞台,妳懂不懂?看妳收拾皮箱,是要回家去吧?阿芳?回家好,回家也好,好好弄清楚妳自己,記不記得我告訴過你們,你們的生長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宇宙?記下這句話,記下這句話,阿芳,沒有什麼創作,精采得過自己的生長過程,妳去好好弄清楚自己,不要再迴避自己,弄清楚了,妳想做什麼,就不會糊塗了,懂嗎?」

  「懂。」

  「那妳就走吧。」

五、朱少麟《地底三萬呎》

  雖然並非最喜歡,但我卻要說,這是寫得最好的一本。一本瘋癲的小說,我至今還沒看過比它令我震驚的書。有些地方看不懂,卻不會也不敢再看。不會,是因為知道目前再看也仍然不懂;不敢,是因為我尚未平復心情。

 曾和友人說,朱少麟的三本小說,若果不看名字,會以為是三個完全不同的人所寫。

 

六、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
  其實並沒有完全讀完這本書,但對於中國哲學的發展又多加深一步了解。此書除了追述前人之外,更有點出未來中國哲學的新路向。換言之,即新儒家之後,應該往哪一條路走。在競逐新奇之年代,中國哲學是值得留意的智慧,人文還沒到這麼快淘汰的境況。

  以下摘錄此書序言幾段話:

  當代新儒家,這個以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先生為代表的學術傳統,在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上的地位,其實是無庸置疑的。劉述先先生曾多次表示:你可以不同意、不接受新儒家,但不可以繞過新儒家。這已經說明了新儒家這個學術傳統,在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上不但有其客觀的地位,而且它的研究成果,是不可忽視且必須加以繼承的。近年來,海內外學者有關這方面的論述非常多,毋需贅述。但是,稍稍不同的,在這篇序文中我想從一個新的角度,亦即從一九一二年中國學制改革的觀點,重新審視當代新儒家的地位,從而看出它的特色、成就與限制。

  為什麼要從一九一二年談起?

  翻開中國近現代的大事年表,一九一二年絶對是熱鬧一年。但是從中國學術傳統的發展來看,它的意義就無比重要而且影響深遠了。因為那一年,教育總長蔡元培先生,正式頒布了新的學制系統,即「壬子學制」,確立了近代中國完全與西方大學相似的大學教育體制。換言之,從那一年起,傳統以「學究天人,道貫古今」自我期許的高級知識分子,都必須在西方「大學」的知識分類的規範與架構下,邏輯的、有系統的進行他的學術活動,並成為不同學門裡的學者、專家。

  「壬子學制」的劃時代意義,可以對照十年前清末吏部尚書張百熙擬定的「壬寅學制」,充分顯示出來。蓋「壬寅學制」是張百熙為當時的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的復學所建立的新學制,當時是參考日本人的作法,首度將大學的知識活動安排在「七科三十五目」的分類架構下。其中,「科」相於大學裡分設的「學院」,而「目」則相當於「學系」。但有趣的是,當時的「文學科」(即文學院),下設了七目(系),即:經學、史學、理學、諸子學、掌故學、辭章學、外國語言文字學。換言之,壬寅學制並未遵循西方大學知識分類的邏輯,而是保守的沿襲中國老傳統中經、史、子、集及義理、辭章、考據的分類名目,仍舊在「傳統」與「現代化」中拉扯,充滿了妥協、過渡的色彩。這和蔡元培所提倡的「壬子學制」,「文科」下設哲學、文學、歷史學、地理學四系,完全師法西方大學的知識分類,迥然不同。因此,「壬子學制」的施行,意味著從那一年起,中國老學術傳統的研究如果要延續下去,就必須棲身在新制「大學」的殿堂之下,依照西方「知識」活動的格準來進行。換言之,「剛日讀經,柔日讀史」,書院裡師生講習論道,或發為簡篇,或寄情詩文這種傳承模式,已經完全行不通了。從一九一二年起,中國哲學在近現代的傳承與發展,註定的要與「大學」裡的知識活動綁在一起,而「知識化」也就成為百年來有志於中國哲學研究無所逃避的首要課題。

  但是,什麼是「知識化」?中國哲學究竟應該如何「知識化」?這些問題遠比我們想像要複雜,無法在此細述。事實上,這些年來我對百年來中國哲學的發展,有一項與眾不同的觀察。我發現近現代中國哲學「知識化」的進程,基本上就是走一條「格義化」的途徑。只是,這一次的「格義」,不是像魏晉南北朝一樣,運用本土道家哲學的語言來接引消化外來的印度佛學,而是倒過來,運用西方哲學的分類架構及概念語言重新闡述中國傳統哲學的內涵。因為,這一個時期中國哲學的發展,無可避免地一定要在中西哲學交遇對話的脈絡中展開;猶有進者,為了符應「大學」裡知識活動的規範、格準,中國傳統哲學「即事言理」、不重分析却強調綜合表意的言說方式,都必須拆解重整分置於西方哲學的分類架構下,諸如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等等,再經由與西方哲學中相應的學派理論、或概念的對比說明,以新瓶裝舊酒的方式,賦予傳統文獻新的詮釋。但問題是,這種「格義」模式的「知識化」,會不會造成中國傳統智慧的扭曲與誤解?答案其實是不言而喻的。

七、顏崑陽《人生因夢而真實》



  二十幾年來,不斷地讀莊子,人生經歷越多,越是深切地感受到,莊子在虛靜、超脫的精神折磨背後,竟切實著非常悲苦的人生。人活著,不管用什麼本事,都掙脫不了生老病死這樣的「自然命限」。尤有甚者,人們還不斷地以虛妄的意念,去鑄成一套一套無形的刑具,反過來用它彼此懲罰,或自我囚禁,這就是「人文命限」。在如此障礙處處的現場世界中,活著而不覺得悲苦的人,只有二種,一種是白痴,一種是聖人。

  「白痴」是天生的,大概沒有人願意生成那個樣子。而「聖人」卻是修來的——為了超脫自己以及他人的悲苦。沒有人生的悲苦,也就沒有什麼聖人。離開悲苦的現實人生,聖人便只是一座沒有生命的木頭雕像而已。

  人活著,不要期人生完全沒有悲苦,而要期望自己能獲得智慧,去超脫悲苦。智慧的獲得,卻又必須切實地從人生悲苦中去感悟。能從人生的悲苦中去感悟真道而獲得智慧,悲苦就不再只是悲苦了。只有陷溺其中,反復著同樣的悲苦,或迷於短暫的歡樂,便忘了可能引生的悲苦,以致終身醒悟不到悲苦之何以悲苦,那麼悲苦就果真是悲苦了。

——顏崑陽《人生因夢而真實》

  學術之外,也許更重要的是現實的化用。只把先秦諸子那套說得清楚,已經不足夠了。哲學之偉大,無非起於人,歸於人。經典總是可以重新詮釋,尤其像《莊子》。精準是意義的匱乏,寓言是多向的解讀。從上而下,觀照社會,找出《莊子》現代的哲理,讓人可以從生活中感悟實踐,似乎更加重要。

八、顏崑陽《顏崑陽散文精選集》

  在中文系教了十幾年書,最怕學生問一個問題:「讀中文系有飯吃嗎?」然而,問這種問題的學生卻偏偏很多。唉!我只能告訴他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聽說有中文系畢業的學生餓死;但是,不管唸什麼系,鬧精神病或自殺的人卻不少!」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現代的年輕人這麼早熟,早熟到少年十五二十時就開始擔心吃飯的問題。在匱乏的年代,人們似乎還沒有如此害怕沒飯吃。為什麼在這樣富裕的時候,卻滿街栖栖遑遑如將餓死之人?

  二十歲,應該是一個狂想的年齡,像羽毛初豐的雛鷹,憧憬著試翼千里的壯舉;怎會像一隻老頹的麻雀,只想跳兩步,就找到米粒吃呢?甚至,還害怕餓死在枝頭簷角哩!我在想,飯是必須吃飽的;但是,假如一群年輕人只知道圍著一鍋別人煮好的飯,去爭搶分配;而不肯靠自己的能力去另起爐灶,煮一鍋更香的飯分給別人吃,那才真的不免要圍在空鍋邊餓死哩!

  假如,您認為自己只是一隻想揀食米粒的麻雀,那麼,請不要飛進文學的殿堂。這裡面太空闊、太冷清了,只適合蒼鷹孤獨、堅忍的長征。

  當我選擇了這條文學之路,就已準備作一隻獨飛的蒼鷹了。

——顏崑陽<蒼鷹獨飛>

  顏氏散文,在散文的境地中開闢了新的境界,尤以後期可觀。例如<窺夢人>、<不知終站的列車>、<消失在鏡中的兒子>和<山鬼戀>等,已經脫離了傳統散文的寫法,而走向寓言故事,以求更能反映批判社會和人性。顏氏既能會通道家哲學,又把當中的文學技巧重新鍛煉,成就新一派的散文大家。

九、簡媜《私房書》

  「對一個作家來講,不管它是詩、小說或散文,一個作家死後要葬身哪裡呢?其實我覺得對一個作家而言,最好的埋葬地點就是讀者的眼裡。」——簡媜,演講。

  這是一本小書,簡媜整理出自己的扎記,每每只有一兩句,短而精巧,每見哲思,適合坐車時拿出來翻閱,又不致於失卻窗外風景。為了簽名而買了這本書,看時,總想起她演講時說出一些震動人心的句子。
  書句摘錄:

  創作的曲徑愈深,愈不喜與人廝談。有些作者被派到紅塵灰煙中去滾,有些只需面壁蒼松,不管何種形式的活法,不能不日日走一遭幽徑,那兒只見著蒼天、玄黃,及一個翡翠自己。我們活在這個時代,但不是為這個時代的錙銖、鑼鼓在寫。

  為讓我們活著的那一存有在寫。



  如果是最美的一個男子,我會愛。不需要以允諾償還允諾,以淚眼輝映淚眼的愛法。只是去愛,沒有目的,沒有未來,不必信誓,不必結盟。愛可以實現,但不在人世的塵土上。愛等量於自由。


  承諾有其侷限性,再輕微的承諾都可能變卦,尤其在情愛之中。由是而涕泗縱橫的人可以寫出懺情錄,豁達寬容之人可以成為哲思者。看來,承諾不是壞事,要就不諾,要就處處諾之。

  我是不諾的,卻常常嘻然諾之。

十、李天命《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


  每年,總要讀一本李天命的著作,讓自己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腦筋靈銳一些,對世事清晰一些。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過汪精衛雙照樓故居/葵

過汪精衛雙照樓故居
文:葵

嘗閱汪精衛《雙照樓即事》詩「雙照樓頭月色新。清輝如慶比肩人。梅花雪點溫詩句。疏影橫斜又滿身」,癸巳冬抵南京,過雙照樓,見餘暉掩映,人去樓空,憶其美辭,為此絕句。

雙照樓含薄暮昏
落暉猶染舊苔痕
寒枝不復梅飄雪
留得香辭後世溫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閱讀小記:《地球與人:生命群落的動態演繹》/馬迅榮

閱讀小記:《地球與人:生命群落的動態演繹》


文:馬迅榮



從未想過自己會翻閱理科書籍,最初從書海中拿起它,主要因為封面設計和取名吸引。早陣子開始閱讀,大概因為缺乏數理的訓練,單是引言已經花了兩三天時間才完成。一些耳熟能詳的字詞「環境」、「生態」之類,忽然間變得陌生。然而,推動我讀下去的助力是,單是引言已經可以窺見和想像,讀者將會從書中得到何等的啟發。

全書在引言之後,內容編排由古至今,博採世界各地文明和部族歷史,細緻觀察每個人類族群與環境的相互影響。除了仔細解構,也有宏觀眼光,讀者彷彿可以看到從原始人至今,各個時代轉變:逐水草而居、農耕作業、灌溉系統、水利工程、文化宗教、宏大建築。其中雖然不乏深奧的統計分析、物理或化學知識、不熟悉的歷史故事,但我相信作者為了讀者已盡可能以簡馭繁,又不失清晰。因為數理不濟的我也能夠掌握箇中內容,其他讀者應該沒有問題。

不過再困難,閱讀之後我覺得生活於這個年代的人,都應該讀一下;無須每段歷史、每個原理、每種變化都弄清楚,我也只是取了幾個較顯而易見的概念,例如:

人類對環境的態度。古代人類視自然為神明,近代卻將環境視為資源和財貨。這個文化上的轉變,不能不算是導致資源急速消耗的原因。今天我們不必再訴諸神鬼的力量,反而可以思索,如何教育下一代「生命」並不止於可見可感人和動物,整個環境同樣在這片大地上呼吸,其一吐一納可能花上數十年,甚至一百年。我們未必察覺,但以一個個細小生命集合而成的巨大生命,確實存在且與人類同生共死。

無止境的前進。近幾個世紀,人類在各個領域也有重大發展,進步幾乎成為了每個人的信念:每件事物只要更多、更快、更新,其結果必然是好。然而,我們甚少注重由伐木燒媒到核能,俄羅斯和日本的核事故毀了不少生命;為抑制河水氾濫最終犧牲多少文物和美景;開發耕地和牧場簡接令不少物種絕跡於世。追逐發展,在都市之中隨處可見,人類在維持生命之外的耗用,由五光十色的街燈、名店窗櫥和自助餐演繹出來。「進步」的原因是甚麼,又應該以甚麼形式進行?似乎是亟需要思考和琢磨的問題。

環境與經濟。書中鋪陳出近代、各國對於保護環境所作的努力,令人敬佩之餘亦令人擔憂。令人敬佩的是,不少團體和領袖為保育而奔波,受到不少阻攔之餘更有性命之危。令人擔憂的是,縱使很多人在聲嘶力竭呼喊保育重要,但冷漠如我的人依舊不少,而搬出的理由就是經濟發展。每次會議之中,國家都以本國的經濟利益為先,即使達成某些協約,也不難發現是出於有利可圖;弱國成為強國的工廠、倉庫、垃圾場。或者正如書中所說,人類短視得只看到目前利益。

這本書單看它的厚度,已經可以令不少人腳步(翻開之後更嚇人),但所提出的問題和思考,實在值得我們閱讀。除了環境保育方面的知識增加,閱讀時的另一個樂趣,是作者細心描寫每個古代文明都市外形、規劃、發展模式,還有文化、儀禮節慶、人民生活,更有四周的森林、各走獸蟲鳥。讀者幾乎能夠想像一個「阿凡達」的遺世國度,如畫卷般漸次展開——

而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決定這幅畫將是如何。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記西安車夫/恒川

〈記西安車夫〉

文:恆川



就是這樣睡著了!該發個怎樣的夢?

西安的街首街尾總停泊幾輛人力三輪單車,「等著甚麼呢?」除了客人還會是誰?但客不常來,每趟十塊錢不好賺,加上天熱,更常來的是連場大夢。

入夢容易出夢難,夢醒重返現實,又是幾回乾等。

有趣的是,他們總是載著客人去他們的目的地,那些目的地對客人甚為重要,若視每趟車程為一次追求夢想的旅程,大抵車夫就是助人圓夢的推動者,多麼偉大。那麼,他們自身的夢想又是甚麼?

雖說偉大,但亦危險,走在大街,總聽到「喝」聲連遍,他們常向四周吐射唾沫,有時路人邊避四面八方迎來的車輛,又瞬即逃避箭沫,因涉及生命危險,路人一般都練得機警靈敏。

話雖如此,他們終究是沉默的圓夢者,尤其在車上望其項背,靜默的背,他們充其量在截客時贅言,之後便默默將乘客送至目的地,間或望路讓我與他的眼神相擦,想起華山山上的挑夫,背負千斤重物上山,於是我又縮閃眼神。

就是這樣睡著了,該發個多長的夢?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記一位西安回民瞎子/恒川

〈記一位西安回民瞎子〉

文:恒川



西安的回民街,那是旅客必到的回民美食街,可視為西安的夜市,街巷傳來陣陣羊羶,即使不光顧,臉上的汗珠也常混揉羊串的羶味,大抵眾人吃個飽,買個紀念品,拍幅老闆摏花生的奇觀照,便不枉此行。

我放下酸梅湯瓶,轉身時與他擦肩,我定睛一看,才發覺他並非瞇眼對我微笑,竹杖敲在地上清澈的聲響與我手上提搖著的合桃的噹噹聲互相對喊,那孤獨的聲響彷彿在向旅客作出提示,提示自己的存在。他甚少發聲,只甜甜的微笑。

那竹杖終究沒有替他帶來多大的保障,「碰」的一聲撞向燈柱,站在店旁的老闆攙扶他,塞幾張紙幣至他的衣衫,這時他的口角微動,掬手道謝。老闆邊扶邊說,指引前方的路。

遙遙大道,只有竹杖與他為伴。以往訪問瞎子,他們說大多是靠著感覺認識世界。兩旁的楓樹擋住陽光,順勢掩沒他的身影,此情此景,倒開始讓我明白那句話的意味。

「路,是人行出來的。」對雙目正常的人,這多少帶點積極意味,但對瞎子而言,特別是像他這種遊行瞎子而言,每步定當步步驚心。

不一會,他又撞到一棵樹或一個未知的將來,手上緊握著多張一元的紙幣,握著自身的籌碼,手指縫隙漏過幾縷清風,微笑,是他對風的回答。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今天舊書義賣/杜子軒

今天舊書義賣


文:杜子軒

今年宣明會舊書義賣,如香港書展般,仍然抱著救亡心態。救亡可能過份嚴肅了,說到底只是搜羅些近期感興趣的書籍,也為自己的工作室裝備些參考資料。友人問我:宣明會舊書展賣不出去的書籍,究竟會怎樣處理?會送到堆填區嗎?我不清楚,但總覺得,他們像無主孤魂,不知扔到哪裡去。如果我把一些罕見的好書存放起來,說不定將來能夠給予有心人,或留來自己細味。

我每年都支持宣明會舊書展,必定提早兩小時排隊,相信是少數非為爭奪教科書而首批進場的市民。如果你有參與這個活動,相信不難注意到教科書和流行愛情小說的魔力,他們競快的情境像鏡頭每年重播。不過,當中也有不少人認真選書的,或像我,願意被書選中。

記得四五年前,我和一位愛好書籍的朋友去選書,他看見特價區那裡書敗如山倒,有些小孩子像玩遊戲般把書掉來掉去,也有些成年人像揀不到心儀的衣服般把書隨意扔在一邊,結果會場內的書都亂成一團。他立刻義正辭嚴地喝斥他們,那時我也嚇了一跳。他對待書本的認真態度,仍然值得我去省思。又或者,香港的書文化是難救的了,書展或舊書展,似乎更像一個市集,不適合愛讀書的文人雅士參與。今天遇到一個年輕人,他自己選書之餘,還像義工般幫忙把書排列整齊,令我十分感動。香港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冷漠,但有默默耕耘的義人帶給人溫暖。

再說閱讀,有一個朋友對我說,不要再期望大眾懂得選擇好書,他們肯看一本流行小說,翻翻通俗讀物,已經算是萬幸了。我還沒有力量去改變甚麼,只是喜歡觀察,若說沒有人為閱讀文化盡力,這說不過去的,但你問他們可以改變現況嗎?我又覺得沒多大起色,還需繼續努力。可是,正是這種面對狂瀾的無力感,很多有心人最後選擇放棄。不過,我認為大環境雖然難以立刻扭轉,但是微小的影響還是可以透過人傳人互相感染的。美好的環境不會無緣無故產生的,所有文化活動仍需要繼續堅持,就一點一滴累積吧。

本來只想分享選書的樂趣,卻越寫越多,無意中抒發了一大段文字,可算是這幾年沉澱下來的感受。今天我進場兩次,除了替人買的吳祖強《曲式與作品分析》外,我先後選了幾本書:高島匡弘《從日本中小學課本學日文》、加藤敬事等編的《東亞四地:書的新文化》、傅璇琮《唐詩論學叢稿》、鍾偉民詩集《蝴蝶不哭泣》、荒木飛呂彥漫畫《怪異奇人列傳》、橫浜幽遊白書研究會著《幽遊白書之秘密》日文書兩本。此外,還撿下《圓桌詩選I.空洞盒子》、《今天》文學雜誌第99期和第28期,尤其後者叫我感動,沒料到真的可以遇見這麼舊的《今天》,我果然是書中女神眷顧的寵兒,總被書本選上。

2013年7月31日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今天書展/杜子軒

今天書展

文:杜子軒

平日常逛書店,所以今年本不打算去書展,但知道詩哲將會讀詩,還是前去捧場。最初我誤以為她去讀席慕蓉的詩,還是今天才知道原來是《我們都是李旺陽》的朗誦活動。這兩天身體有點不適,似乎糊塗了。今年逛書展的心態,有點像救亡,看看哪些書需要我撿回家。

《我們都是李旺陽》的朗誦活動在會場的三樓,雖然攤位近中央,但只見沙發座位都給人家休息,這個活動的聲音和意義,到底有幾多人聽到?又有幾多人明瞭呢?參加者寥寥無幾,其中大半是負責朗誦的詩人,還有我們幾個。首先遇見何比,然後又見到袁兆昌,還有一些尚未認識的寫詩者。每年總會有人責備書展是個趁墟的商業活動,與文化事業無關。沒錯,確實很喧鬧,人頭洶湧,但當中也不乏有心有夢的人。像袁兆昌所說,這場地有點奇特。乍看,人流太多卻甚少駐足,吵得難以聽清楚朗誦者的詩句。我想,書既然造了出來,不可只堆疊在桌上,還有些延伸活動需要繼續努力,堅持這顆回應社會的心。香港需要這顆心,若再寫一部香港文學簡史,相信誰也刪不掉你們。

當我回到中大出版社,沒料到只隔一個小時,有兩三本《今天》被買了。我進書展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搜羅《今天》。自從看了《今天》第100期之後,深深被北島的堅持所感動,對它的熱愛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之前已在旺角的新亞舊書店撿了第69期,現在《今天》只賣半價,所以一下子買了十本,購入了第73-74、78、89-92、94-95和97期,相信以後還會陸續補購。今年逛書展,比從前更留意角落,因為擺在顯眼位置的書籍已經過份熟悉。在中大出版社,除了《今天》,還抬走了一大疊放在地下的逾期《二十一世紀》。無可否認,《今天》,以及籌備火苗四年多的今天,叫我越來越在意刊物留下來的價值。在香港搞文化之艱難實在不足為外人道,若果能夠互相支持,夢還是可以藉著攜手來圓的。

近期看廖偉棠《浮城述夢人》,訪問的文化名人,有哪一個不是默默耕耘的?與其爭名逐利,何不做好眼前喜歡的事?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初衷,簡單很美,美得有溫度。如果倪匡不喜歡寫作,哪裡有我們的衛斯理呢?閱讀、寫作,然後就是分享、交流。昨天剛讀完訪問小思的那一章,今天在神州舊書攤位就遇見她了,一個真心愛書的人,我還是安靜點,不要打擾她淘書的興致了。我本來看中了幾本罕見的好書,但因為行裝已經太重,還是留予有緣人。

準備離開前,還多買了一本書。在亞洲週刊的攤位那裡,有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的世界當代華文文學精讀文庫,竟然以極低價賤賣,二十元一本,買五本以上就每本十元。友人樂想把全套買下來,其實我不該攔阻他的熱情,但怕他是一時消費的衝動,結果他勉為其難買了十本,還多送一本莫言的選集。不曉得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角落,文學作品低價至此,誰都會覺得無奈吧?這個系列很好,我有楊煉《雁對我說》,惟一不滿意的是編輯,每首詩歌都應該盡量以新頁開展,不應該把詩名和開首壓底,為了節省紙張而破壞形式美。結果,我只挑選了舒婷的《一種演奏風格》,時代逝去,她的中後期詩歌已漸漸被忽略了,看目錄就覺得相當有意思,而且繁體版的舒婷,實在值得我們重視。

書展本屬虛幻,於是,我從今天開始醒覺。

2013年7月20日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情感的皺紋/許栩

〈情感的皺紋〉

文:  許栩

以下內容嚴重劇透,欲看電影者敬請注意﹗

        西班牙動畫《歡樂皺紋》,原名《Arrugas》(The Wrinkle),沒了中文譯名強加的「歡樂」二字,卻是諷刺地突出了老人家的悲哀。

        故事講述退休銀行經理Emilio被兒子送入安老院,看盡院內老人如何地被兒女忽略,各人如何被回憶所纏繞的故事。安老院共兩層,一樓住著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家,二樓則住著失去自理能力的各種人(不止老人家)。一樓的老人家極力裝作醒目聰明,避免被送上二樓。Emilio在院內認識了多位好友,其中他的室友Miguel無兒無女,只求自利,是個愛欺騙患腦退化症的老人。故事便以Emilio由健康的老人至患上腦退化症,與Miguel之間的患難見真情的友誼為主線。

        電影營造三層世界,包括「安老院外」、「安老院一樓」以及「安老院二樓」。不像錢鍾書的《圍城》,「城外的人」沒想進去,我們一如生活常識,便知「城裡的人」(老人家)只想逃出來。可悲的是,這安老院的圍城中,「一樓」正是「院外」和「二樓」之間的夾心層,住在裡面的老人家貌似正常還具自理能力,卻是無奈的進退不得。回不了家,家人不願照顧;生理上日漸退化,住上二樓是早晚的事。

        編劇沒設定泯滅人性的護理和醫生,員工中沒半個壞人,不會出現毆打虐待老人的情節。偏偏在自由的環境下,老人家更顯得坐立不安,心理上焦慮難堪,每個人只能懼怕著腦退化的來臨,進一步被世界所遺棄。片中對老人最大的敵人不是死亡,而是孤獨。無論是回憶所餘無幾的Emilio、陷於東方快車回憶的老貴婦、還是借偷取果醬茶包送給孫兒的老婦人,強調孤獨,以不同方式排解孤單成了電影最大的主題。

        片末加插了佔據全屏的一行文字:「獻給現在、明天、未來的老人們」,然後畫面從天空漸漸下降,一棟大廈各層分別住著青、壯、少年的人們,這時候地面出現了從安老院重回社區的養狗老人。老人領著狗,走進大廈的電梯,電梯的門關了,卻夾著狗繩留了牠在外頭。老人恐慌不已,馬上按下按鈕,幸好狗兒安然無恙,老人重展笑容。

        我想,導演通過這副笑容,再一次提醒觀眾,縱然我們沒能避免老去的事實,但始終憑著一個老方法,關懷的情總能排遣寂寞,這也是Miguel最終悟出的道理,皺紋只不過是一道道渴求情感的疤痕吧。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讀書札記:《流浪者之歌》/恒川

讀書札記:《流浪者之歌》

文:恒川

早前翻揭《趁着年輕去流浪》,當中一位流浪者提及《流浪者之歌》,於是回家找找書櫃,果然有這本書。關於這本書,要提一位老人。

早前,一位在台的大學授課的老人去世,她的家屬知道我愛書,便把老人的遺物給我,當中以古籍為主,卻有一本赫塞的《流浪者之歌》,就是這樣我與這書結緣。

主角西達塔不斷強調,知識能傳授,智慧卻不能,只能靠自己感悟,而感悟的智慧不能用言語道清、言明,於是他質疑悉達多和教義的作用。

他由沙瑪納脫身,變回俗世的普通人,向妓女學習情慾、愛情,向商人學習從商,他投入一切過往所鄙視的生活。結果,他沉倫、墮落、殘暴。然而,這不是一部道德教化的小說。

衰老使他沉思,他向擺渡人請教,後者一生沒有太多的知識,只是與河為伴,向河學習,卻有比西達塔擁有更多智慧。於是,他學會聽,聽河的聲音,聽以前所忽視的一切聲音,他發現原來河沒有所謂起點或終點,於是又反思原來時間也沒有固定的一點,只是幻象。

最後,他投身於大自然,有點像吳煦斌的〈牛〉,〈牛〉是童透過追尋大自然的原始力量進行自療的過程。而《流浪者之歌》中西達塔最後皈依的不是佛教,而是自然。整部小說是他的流浪過程,是他投向自然的追尋過程,也是他透過尋找自我、反思自我的過程,從而學懂聆聽自然的聲音,聆聽他人的聲音,聆聽愛的聲音。

小說不長,但要花較多的心力。若愛旅行或流浪的人,不妨趁暑假細讀,可能也有所啟發。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打工的詩體——讀鄭小琼〈安慰〉、家禾〈好員工〉、張守剛〈在監控器下上班〉與李斌平〈打樁的人〉/杜子軒

打工的詩體
——讀鄭小琼〈安慰〉、家禾〈好員工〉、張守剛〈在監控器下上班〉與李斌平〈打樁的人〉

文:杜子軒
(「抽屜裡的嫁衣」系列之二)

(互聯網)
(互聯網)



某天逛書店,身旁另一半拿起《第五屆工人文學獎得獎作品結集》,對「工人文學」感到好奇,問我知不知那是甚麼。我不敢自誇,只好說不清楚,可能是寫關於工人心聲的作品。近期傳媒常報導罷工的消息,引起大家關注工人的辛酸。這時我才想起有親戚在地盤工作,其實如此接近,但卻一直沒有顧念。大概他們常常沉默,被壓的心聲凝成固體,不容易流出。有些邊緣的聲音值得我們聆聽。我陸續看了一些相關的作品,比起很多新奇的詩歌,工人文學更接近血肉。在網上讀到鄭小琼的詩,想多讀一些她的作品。

〈安慰〉 鄭小琼
我有一顆明亮而固執的心,它有自己的懊惱
懺悔,茂密的不幸與勞累,微小的怨恨
它們側身過來,浸入我身體柔軟的部分
成為遙遠的事物,在我的血液和骨骼
轉動,製造出希望,疼痛,疾病,幸福,
這些圖紙,線條,器具,它們會對我說
在生活中我們相遇也將相愛,我在
某個機臺上打磨生活,湧動如潮汐的
未來,我收集著的愛,恨,青春,憂傷
正被流水線編排,裝配,成為我無法捉摸的
過去,理想,未來,它們與愛情,親人糾纏
似一根古老發黑的枝條,等待某個春天來臨
我的往昔已沉入蔚藍的天空,剩下回憶似星辰
若隱若現,安慰著我孤獨而溫暖的心

有一天我在圖書館翻閱許強、羅德遠、陳忠村編的《2008中國打工詩歌精選》,也有觸動我的詩歌,相信很多香港人的工作性質,或多或少都有點「打工仔」。

〈好員工〉 家禾
好員工,不會讓老板操心,讓老板操心的
員工不是好員工,這是老板
指着我們鼻子,下的結論
好員工,是耕地的牛,是拉磨的驢
死心塌地跟着老板
把汗水和青春播灑在車間
自覺加班加點,不分晝夜地趕貨
老板在與不在一個樣
好員工不怕吃虧,上班跑在最前
下班走在最後,心裡裝的全是產品
腦裡想的全是產品,除了生產和製造
只有吃飯和睡覺。無論付出多少
不計較工錢和回報
老板說,人與人之間,說錢就傷感情
好員工,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以廠為家,相信老板會把收穫
像生產任務一樣分給他們
因此寧願相信天花板就是天空
日光燈就是太陽,一切都是真的
加班熬夜,無怨無悔,任憑內心流下
工業廢液體,孤獨一直殘留在體內
動了真情就隱隱作痛
好員工一心撲到工作上
不談戀愛,不想家,謝絕來訪
全心投入,刮掉鬍子,盤起頭髮
與工作談戀愛
與每一件產品發生血緣關係
成為機器的零部件,鍾情於磨損與折舊
老板說,這才是真正的好員工

某程度上,老板都有點理想主義,他們沒人性,所謂沒人性,是他們缺乏對人性的認知,自身也沒有人性應有的關懷。他們的眼中彷彿只有「成果」和「利益」,給他們猛烈的沖洗,有多少年青人被沖往下流?有些老板更以「安全」等看似正面的理由對下屬進行無形的監視,這就是所謂的文明制度嗎?

〈在監控器下上班〉 張守剛
總感覺有雙眼
在背後偷偷地看
她的脊梁陣陣發涼
昨天才走進這家工廠
招工啟事上的待遇
將她喊了進來

剛剛從故鄉窄窄的田埂上
走過來
還不習慣這樣的日子
連打哈欠伸懶腰
也得小心翼翼
這個大大咧咧的野丫頭
媽媽從小就讓她
挺直腰杆做人

走進洗手間
她差點小便失禁
她懷疑廁所裡
也裝上了暗處的眼睛

在監控器下上班,怎麼能夠活動得自然呢?這無疑是把員工當成機器的一部份,在無形中施壓,把「多餘」的人性行為削平,社會大眾應當關注這些措施的後果。

〈打樁的人〉 李斌平
打樁的人一寸一寸向下挖着
五米 十米 二十米
他們的希望似乎就藏在地下的某一處

一根井繩緊張地將一桶一桶的失望
從井口望下去 只看到一張
弓着的脊背在執著地掄着手中的
鐵鎬 微弱的燈光稀釋着地底的黑暗

一座大廈拔地而起
有多少挖掘的背影 在地下
承擔起一個城市的重量

香港未來如何,現在已不敢想像。城市的重量是否超出了市民所能承受的呢?社會上的問題越積越多,實在不應該只由某一拙人背負的。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九日

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意不在詩——羈魂《趁風未起時》選讀/杜子軒

意不在詩
——羈魂《趁風未起時》選讀
文:杜子軒

(「抽屜裡的嫁衣」系列之一)



記得恆川最近在整理香港文學的資料,我途經二手書店時發現羈魂詩集《趁風未起時》,立刻聯絡他,他當然不會錯過,香港文學的各種範疇中,他尤其鍾愛詩集,所以替他買下來。二手書遇到新的主人仿如重生,但願香港的二手書業環境轉佳,也希望有更多好書可以吐納,書籍可以趁機復活。舊書的年份與今日差距越大,感覺越微妙。想必今天的羈魂先生比書底的照片年老多吧,閱讀切入一個人昔日的心境,過程像時光機穿梭時空,文字之所以稱作不朽,也許是它可以等待未來人回去見證。回家途中我翻看了幾首詩,只是隨意按住自己的心境挑選了幾個題目來讀。近期由於工作勞碌,加上與文友共讀《形影神》三詩,所以陶淵明很快就抓住了我的目光。

  〈詠陶潛〉 羈魂
說你意不在酒
無寧說:你更意不在詩?
劉勰漠視鍾嶸低看並不打緊
蕭統賞識蘇軾抬舉也沒關係
你只印證
盡性盡情可愛可親的
生命
欲仕則仕欲隱則隱
要乞食嗎便乞食
可以詠荊軻哀三良
也可以
賦暮掩的荊扉人境的車馬
閒來讀讀山海經
管它「刑天舞干戚」
抑「形夭無千歲」
不求甚解
固常在的猛志不妨化昇
自輓的曠達責子的風趣
宇內寄寓的形影
更何妨提轉
不喜亦不懼如許自在的神啊
晉宋風波只是後人的無聊吧
也不干甚麼五斗米桃花源
你的天地原來就在
      東籬
南山
      秋菊
停雲
      孤松
歸鳥
—— 八一.四

人越大,就越覺得陶淵明的可貴。即便你明知不容易餓死,仍有屋住,也有飯開,但你面對不理想的工作環境,還是甘願挨著。陶淵明「欲仕則仕欲隱則隱/要乞食嗎便乞食」,人要印證「盡性盡情可愛可親的/生命」說到底,真不容易。再引一詩收結:

〈我們甚麼也不是〉 羈魂
我們不是蒼蠅
雖然來自枯了的葉腐了的草
糞薰着的土地
浩瀚的汪洋竟然涵量不了
我們
壁碰處處 處處碰壁
——截阻圍堵搜捕驅擯
推敞的手總勝撲拍的掌啊
只是
我們並不是蒼蠅

我們也不是垃圾
雖然來自頹了的垣敗了的瓦
燒焦過的土地
破舊的孤帆當然載負不下
我們
來也空空 去也空空
——家庭事業尊嚴理想
曾擁有更應有的已然拋棄啊
只是
我們並不是垃圾

我們更不是夸父
雖然來自荒了的田廢了的宅
陰暗了的土地
丁點的夕陽居然牽逗得住
我們
灼也如斯 渴也如斯
——餓殍溺亡病卒暴斃
丟掉一切也丟不掉那份追逐啊
只是
我們並不是夸父

我們甚麼也不是
我們只是
 像你
 像他
像主啊據衪形象塑造的
「人」
——七九.六

我只是閱讀而已,不曉得評論甚麼。人啊,生活不容易。如果不是夸父,其實也很幸福。我就是「丟掉一切也丟不掉那份追逐啊」的那種疲憊。或許我該看看眼前的甚麼,像陶淵明看見「東籬/南山/秋菊/停雲/孤松/歸鳥」。看來需要回到原初的人和自然,才能夠抒解不知名的沉重。至於這本書的詳細討論和分析,還是留待恆川他日再作發掘。

2013年5月17日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黃小鴨的思考/馬迅榮

〈黃小鴨的思考〉
文:馬迅榮


昨日和朋友談及「黃小鴨」是否藝術,討論之下,發現自己對藝術方面其實認識不多,但尚算有一種取向。我經常認為,「藝術」似乎難有一個客觀清晰的定義,如果有一段話可以寫在教科書上,一鎚定音,那千百年來的對話就顯得有點多餘。在我以言,藝術,畢竟要講究技藝。

回想過去自己認為是藝術品的事物:蛋殼雕刻、文字、音樂、雕像——這些都是談話時想起的,如果要數下去,應該還有更多。但無論哪一樣,看來都包含對技巧的追求。朋友曾經提出,有藝術家在馬桶上簽名,然後說那是一件藝術品。我想在我個人的藝術觀裡,確實難以認同,因為簽一個名字,如果沒有書法作畫之類的成份,到底有何技藝可言?

我馬上給自己提出質疑,技巧有高底之份,亦有入門先後之別,那即是說熟手技工比初學者的作品,更具藝術價值嗎?又不盡然。雖然藝術品應該講究技藝,但畢竟是製造一個形式以盛載內在意義的手法。再次回到個人的藝術體驗,比之如音樂,好聽的歌不一定動人。有時聽某些歌手演出,嗓子和音樂都很好,但就是欠缺了一點神韻;硬要比喻的話,就像一個雕功精美的木頭娃娃,你在它的眼裡,看不到交流和生氣。

交流,我相信是另一個討論時藝術,不得不涉及的元素。工藝再好、充滿內涵,沒有接收者的話,我認為是徒然的。有一種說法是藝術品就是其本身,即使放在孤島,作者死了,世上再無人認識,它仍然是藝術品。但我想,藝術品雖然是一件物品——或具體或抽象,其正存在的空間,應該是創作者、媒介(藝術品)和接收者之間,沒有接收的一端,這個連繫就不成立了。雖然也有人說,作品獨立於創作者,屬於作品和接收者之間的溝通,但我認為這不必然是對。

我亦自問:如果一位立意極高的創作者,恰巧遇上平庸的接收者,那內涵仍然無法好好傳遞,不是嗎?這個情況應該時有發生,畢竟人與之間的連繫不容易,更別說物件的在年期可以橫跨不同時空,更有可能接收者誤會、甚至過份詮釋了意義。這些都會發生。但我總是想起「雅俗共賞」這句話,一位優秀的創作者應該有能力把高深的內涵,傳遞及各式各樣的人。

進一步,我想到技藝、內容、接收之後的狀況。我相信這三者的結合,應該能夠帶給接收者有美或者超越的感受,甚至是提升。引用前例,一個署名馬桶,到底令人有甚麼美的感受?我忽然想到電影:荷里活的製作,在技巧、內容和接收方面都過關,但有多少可以稱得上藝術?上星期看Ironman 3 就有這種感覺:不是說不好看,眩目刺激精緻的畫面,英雄面對的內心掙扎,我甚至在其中找到近期蝙蝠俠和蜘蛛俠的影子(朋友都知道我對這兩部電影的盛讚),怎能說不好看呢?但我亦確實難以承認它是藝術品,因為似乎欠缺了一種提升,充其量只是娛樂。

沿此,我認為「黃小鴨」是娛樂性成份居多,一是充氣的黃色鴨仔,技藝似乎欠奉;二是始終缺乏內容。整體來說只是一件令人感到快樂的巨型擺設,說是裝置藝術,大概只是宣傳手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