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亂曰(4):人生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城堡》
27 January 2012 文:李葭呺
早前因電影而流行的一句話,「人生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這是我看畢《城堡》第一時間的反應。坦白說,自認為接受力不俗的自己也覺得卡夫卡這本書並不容易「啃」,然而裡頭可能正好反映活在制度下的掙扎是一場永劫回歸,幾經轉折,回到原點,再轉折,再回到原點,許多時也徒勞無功。或許就是這部沒有完成的名著的最佳簡介。
麥田出版的《城堡》簡介也這樣寫:
「城堡就在村子的山崗上,但是可望不可即,它像一隻巨哭冷漠地、威嚴地高踞在那裡,彷彿向K威脅似的。K面對著這座龐大的城堡,在森嚴的等級、嚴密的官僚機構、顯貴的權勢的重圍中孤軍奮戰,他的鬥爭注定是徒勞的、無望的……」
一直被排除在城堡,以至村民之外的主角,土地測量員的身份在一個沒有自己存在空間與價值的地方,彷彿只能測量自己與城堡距離的「虛銜」。二十章而未完的故事,讀者要重覆閱讀主角在接觸城堡的方法前徘徊。當某些涉及城堡的人物出現時,會讓人以為接近城堡的時候,基於當地制度的現實,最終總是一場空。如果在未知故事發展前,抱有一種這次一定又是徒勞無功的目光審視測量員的努力,那麼你可能較傾向活在城堡體制下的村民一方。直到最尾一章,主角仍在繼續努力尋求方法通向城堡,只是他受到佩帕的一番話啟發,開始檢討之前的失敗,當然,沒有人知道未曾寫成的部分會否讓人看到主角的成功,但這個正好留給面對框架的人如何聯想。
如李英明於序中所言:「現實生活的組織化和官僚化,被認為是提振效率的必要過程和手段;可是他卻使人的現實生活受制於這些號稱『理性化』的官僚組織,這些官僚組織成為壓在人們身上的大山,無情壓制了人的主體性的抬頭。」這就是那個我們生活模式下被定下的框架。這段話很適合形容在城堡現實下的佩帕,一心希望由侍女升做女招待的自己,最後還是要回到原來的僕人房間。
老土一點或可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約略形容主角,但重點是小說並沒有顯示主角認為自己在做一種不可能的事,反之,走向城堡看來那麼理所當然,勢在必行。向來讀起來總是那麼苦澀的卡夫卡小說,在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出在城堡面前掙扎的積極,這可能正是活著的必要,無論要徒勞無功多少次。
就像我們知道這是一部沒有寫完的小說,讀了也不會知道結局,某程度上也是徒然,但還是要讀上一遍讓自己有了一個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