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讀潘國靈《失落園》(The Lost Land)札記/詩哲

讀潘國靈《失落園》(The Lost Land)札記

文:詩哲

「我徹底幻滅,又永遠存在,陽光把我吞噬,然而黑夜始終不曾消失,世間本無完全,我分裂猶如琉璃碎片,散落於所有陰暗的角落,於蛇穴,於蟻洞,於地牢,於荒野,於陰溝,於精神病院,於所有記憶的牢房。每一片灰燼,都有我。」
──潘國靈〈失落園〉

《失落園》再次借用經典名著的舊題。《傷城記》近乎於西西《浮城誌異》中對無根城市(香港?)的虛浮不安,《病忘書》以「因病而忘」、「由忘生病」描寫城市現象;到了《失落園》,則描繪回憶的陷落、追尋,以及「消失」本身。潘國靈的作品遍向詭譎,這次也不例外。相比起之前的作品,這次的感覺比較沈鬱,而且有莫名其妙的失落。究竟他失去了什麼?又或者--究竟他擁有什麼?在人物的身上,彷彿看到自己的反映。對童年回憶的淡忘和追思、成長的若有所失、自我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正是角色們面對的問題。

〈遊樂場〉 
小孩之間的兒時承諾,有多少記得起?有些單純的理想,在成長之後已不願掛在咀邊了。想以滑梯為伍的終日在城市間的電梯穿插、想以空中飛人為職業的卻在竹棚上意外墮地而死;小陀螺追求旋轉帶來的暈眩感,在氹氹轉上的世界似乎剩下一片混沌的彩色,成長後卻必須事事看得清楚,不容許一點的含糊。絢爛的夢一被拉到現實,就變得不怎麼美。童年的記憶隨著生命逐漸磨滅。難道每天成長,是為了遺忘? 

〈面孔〉
正如故事裡的大牛,不少人在他人的生命中只有一個使命,也許只用露一次臉,便完成了任務,從他人的生命中淡出,好像沒有出現過一樣。自己可能肩負起千萬個任務,在無數人的生命中進出,每天為在陌生人的身邊路過而活。世間一切盡在臉上,當我撕去原來的臉,你又能怎樣去理解我?眾生無相的話,善與惡又如何衡量?

〈夢之書〉
夢是回憶的一部分,假如失去了夢,可會如主角一樣恐懼?夢裡的事物正不斷地消失,在夢中活著似乎也愈來愈貧乏。應該醒來還是睡倒?美夢希望得以延續,噩夢呢,還是交給吃夢的貓罷。

〈週六床上柏拉矇〉
自我成為了一個又一個身份,在各式各樣的媒體中是不同的數字組合。也許名字本身並不重要,而名字背後所代表的靈魂才是重點。既然沒法聯絡得上你,數字永遠只是數字,沒有什麼特別意思。只有身份沒有靈魂的個體在旺角街頭遊蕩,「在一堆數字人生中週而復始,永劫回歸,而生活,終究好像欠缺了什麼。」

〈鴉咒〉
單純的詭異故事,是全本小說集中讀得最輕鬆的一篇,有如飯後甜品。有點回歸到〈母與女〉的情狀。

另收錄〈失落園〉、〈一把童聲消失了〉、〈病辭典〉、〈糞便:一則在醫院中對糞便的思考〉、〈鐵屋與球場〉、〈小蚊子〉等短篇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