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寫在再無大師之前/杜子軒

寫在再無大師之前

文:杜子軒

以前火苗的其中一個部落格叫《火苗報》,當時正值當代文學家史鐵生之死,而香港人卻不聞不問,彷彿中間有著鴻溝。這樣的鴻溝在香港尤為明顯,雖然可能只是時代的一種特徵。我想北島引介國際詩人的計劃,白先勇打造青春版之崑曲,大概也離不開這種鴻溝。鴻溝在他們的心裡一定形成了漩渦,因此才想有一些作為去力挽狂瀾。我尚未有能力做些甚麼,只能借助網絡工具,剪裁一些資訊,跟大家一起留意文藝動向。於是,從部落格到面書,我們做的主要是這項義務工作。

我一語成讖,內心有點歉疚。傳來南懷瑾的死訊後不久,逛書局時我和友人說,他老了,不如辦個讀書會,一起讀勞思光。不出一兩天,也傳來了他離世的消息。我的臉彷彿長成一個烏鴉似的啄,裝作事不關己般搔弄自己羽翼下的不安。香港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呢?若想人注意到些甚麼,要不就是獎項,要不就是死。高行健、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南懷瑾、勞思光之抵達彼岸,他們的作品才擺在稍為當眼的一角。

剛巧有一位大學老師談到有些學者極有學問,但很低調。他認為其中四位很重要,分別是柳存仁、劉殿爵、周策縱和饒宗頤,仿如四大天王,如今只剩下最後一位,應當好好珍惜。以下選錄和併合了一些網上資料,與大家一同注目:

柳存仁是193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獲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及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文中文系主任、亞洲研究學院院長,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首屆院士、英國及北愛爾蘭皇家亞洲學會會員。著有《和風堂文集》、《中國文學史》、《道教史探源》、《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論明清中國通俗小說之版本》及《中國小說中的佛、道教影響》等。

劉殿爵,英文名DC Lau,曾讀香港大學中文系,後赴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攻讀西洋哲學。1950年起任教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1970至1978年任倫敦大學中文講座教授。1978年獲中大禮聘出任中文系講座教授,爾後屢掌要職,包括文學院院長(1980-83)、《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主編(1979-95)、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任(1979-2007)等,宏揚中國文化。後來於1989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退休後,嗣任中文系榮休講座教授及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教授,致力古代傳世典籍索引之編纂及其他研究工作。他精通哲學及語言學,曾翻譯中國古籍,準確精練,其中《老子》、《孟子》、《論語》三書英譯,為西方學者研治中國哲學必讀之經典,譽為譯壇權威之作。其他著述有《新式標點廣雅疏證》、《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叢刊》、《魏晉南北朝古籍逐字索引叢刊》、《語言與思想之間》、《採掇英華》、《淮南子韻讀及校勘》等。譯《道德經》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為 "The way that can be spoken of is not the constant way; The nam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constant name." 堪稱妙譯。

周策縱曾赴美國留學,專心研究中國五四運動歷史,獲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學位。由論文擴寫而成的五十五萬字的《五四運動史》,1960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以英文出版,影響很大,再版7次,宣傳了五四運動的歷史價值。又編著《五四運動研究資料》,收入了五四時期上千種報刊、資料。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夫人致信給他,感謝作者反映了她和羅素1920年訪問中國時那個時代的和當時中國青年的精神與氣氛。1996年江蘇人民出版社把他的《五四運動史》譯為《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在國內出版。另外他也是著名的《紅樓夢》研究專家,是國際《紅樓夢》研究會主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方語言和歷史系終身教授。他是國際中國現代文學討論會主席。著有《玉璽.婚姻.紅樓夢一一曹雪芹家世政治關係溯源》、《紅樓夢案》等系列紅學論文和《中國浪漫文學探源》等古典文學研究論文。

饒宗頤於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學,並先後從事研究於印度班達伽東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法國高等研究院任職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及系主任。1982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後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榮譽講座教授。1993年為上海復旦大學顧問教授。其學問幾乎涵蓋國學的各個方面,且都取得顯著成就,並且精通梵文。香港大學修建了「饒宗頤學術館」;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鄉修建了「饒宗頤學術館」。2011年12月13日,國學大師饒宗頤被推選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饒教授學術範圍廣博,凡甲骨學、敦煌學、古文字學、上古史、近東古史、藝術史、中外關係史、音樂、詞學、經學、潮學、宗教學、文學、藝術學、目錄學、簡帛學等,均有專著,已出版著作100多種(其中專著逾60種),發表論文1000多篇,詩文集十餘種,書畫集45種。代表作品有《敦煌書法叢刊》、《殷代貞卜人物通考》、《詞集考》等多不勝數。

本文如此把死者和生者放在一起,並不希望帶來甚麼不祥的預兆,我們知道文藝和學問都是永存的,生死並不能囿住它的精神。只是又懷著一點崇敬的願望,不想總是出現人死後才得到重視(或偶爾提及)的現象。饒宗頤無疑是個大師,他也毋須其他人添加任何讚譽。我這樣做,純粹出於多餘的熱心和盲目的仰望崇拜。我說寫在再無大師之前,並不是說真的再無大師,而是希望趕在大師甚麼和甚麼之前,做一點甚麼。

2012年10月28日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淺談立志與寫作/許栩

淺談立志與寫作

文:許栩


嚴羽曰:「入門須正,立志須高」。

我認同。寫作與做人一般,立志要高,心裡要想著偉大,漸漸便會明白偉大不容易。正因為不容易,我們才能朝目標去進發,一步一步慢慢走過去。到了人生的終結,回首看去,便明白你的志向還是多少達到了些。

王國維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立志高」,即「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自以為看透世間諸事,以自身所定的目標為最上,甚至以為自己已達極處。

「明白偉大不容易」,即「衣帶漸寬終不悔」。發覺立志雖高,還不免眼高手低,惟有辛勤堅持,不斷尋求進步空間,漸修正果。

「志向達到」,即「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們總不知道那目標達到了沒有,只能在人生的終結處,回首一生,審視第一步的「立志」與平生有否出入。此時此刻,志向若然向來堅定,必然某程度上成就了你的目標。

歸納言之,寫作的方法,或許只有一途,立志高,讓你的理想帶著你走,帶著你反思,一路走來,答案自然會出現。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整容天后看後/馬迅榮

〈整容天后看後〉(劇透注意)

文/馬迅榮

看了《整容天后》快一個星期,仍然很想寫下一點對內容的感想。因為閱讀和看電影而落淚,於我是罕有的事,但今次竟然有兩三次想哭出來。或者情緒仍然波動,到這一刻也只能夠抽取幾個印象深刻的片段來分享。

事先聲明,下文可能有令人不安的描述和極大量劇透,如自問不能接受,請就在這裡停止閱讀。如果決定讀下去的話,開始了﹗


故事印象
第一幕男朋友與莉莉子的性愛場面,男朋友說「你是屬於我的」,在這裡就將整套作品定於把人物化,和對美的膜拜的調子之上。而片中多次描繪莉莉子在鏡前欣賞自己的身體,又像童話般問魔鏡魔鏡,便顯示了她不單是別人的崇拜對象,連她自己也是這個軀殼的崇拜者。

然而,這個美貌並不持久,莉莉子面上很快就露出黑斑。而她與女助手的對話之中,不難見到她心底的空虛——因為很多人簇擁著她,但其實彼此全不認識,愛她的人只愛她的身體,一切都只會更空虛。這種美似乎曾經動搖,但女對角又無法毅然割捨,反而更想肯定,所以才會叫助手舔她的下體。而女助手替女主角舔下體一幕,女主角坐在窗台上,背後是巨大的紅唇圖案。畫面角度和色彩都在渲染一種神明膜拜的氣氛。

令人在意的是,莉莉子似乎也感到自己被物化。在劇中她曾經問經理人,是不是將自己當成一門生意。經理人固然立即否認,但有趣的是故事後段、記者會前,莉莉子再問她自己是仍然有盈利,抑或已經赤字。經理人毫不猶豫答是赤字。看到這裡時,我會想,是否莉莉子已經知道自己的美貌已經沒有價值,所以即使最初不想被看成一盤生意,但如今若有生意的價值也是一種安慰?

在記者會上,莉莉子親手毀掉自己的右眼,同時也毀了美貌。正如她之前向警探所言,這個行動可能是為了滿足眾人的目光。鎂光燈的閃爍也證明了,大家對於莉莉子的生死沒有興趣,她只是一個新聞話題罷了。

而電影之中,莉莉子腳掌上、眼裡看見的蝴蝶,這個時候變成為豔紅的羽毛。我總感到這裡有一層暗示:蝴蝶即使脆弱,但仍然有生命,仍然會拍翅飛舞。正如電影裡的莉莉子一直也有選擇的機會。然而飄散在空中的羽毛,終究只有落下的命運。

而有趣地,電影彷彿早猜透讀者的反應——對莉莉子的批評。記者會將劇情推至高峰,之後鏡頭轉至一般大眾,也有少女對莉莉子的批評,而警探說出街上有很多虎莉莉,正好暗諷了其實各人也沒有分別,大家也在追逐美。

電影中,警探的戲份不多,說話卻有一點總結的意味。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清楚說出自己正面對一場長期戰,而且對手是資本家。這提示觀眾:莉莉子的美,和貨物並無二致。過期的貨物不斷被推陳出新,而莉莉子則是不斷接受藥物和手術,維持美貌。她的美貌則繼續成為消費的對象,如雜誌封面、寫真之類。

另一個關於警探的印象,就是她為莉莉子提供了第一次選擇的機會——在水族館和莉莉子對話。全劇都是用一種爛醉的紅為主調,唯有這一幕的海藍自然而富有生氣。後面有魚群的游動軌跡,營造了一種生機。

雖然莉莉子最後仍然是不願意放棄,又在機緣之下弄至身敗名裂。但我相信電影還提供了第二次選擇。在故事的最後,電影借小梢的角度,帶讀者進入一間燈紅酒綠的餐館。小梢隨女助手走到地下室,看見女主角即使失去右眼、失去擁護者,但仍然離不開對美的追求。故事在莉莉子一個輕蔑的笑結束。


觀後感
莉莉子原本只是一個平凡女生,後來被塑造成明星,被擁護、被注目。她的物化,難道就不是側寫了社會對於美的病態追求?這不難令人想到,廣告將美容修身和自信、人的身份價值扣上關係。這也是為何,警探說他們正與資本家戰鬥。

對於美的省思,電影之中也只有小梢的消極態度,和眾人對莉莉子的批評。我總感到,莉莉子就是人類美欲的化身,而她自毀後的豔紅,正好表明這種欲望已經推至極限。電影之所以令我想哭,在於電影沒有為莉莉子——人類?——提供出路,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但最後只能繼續下去。莉莉子最後的笑,是對著小梢的,更是笑著銀幕下的人。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看罷黃子華《洗燥》有感/溫國豪

看罷黃子華《洗燥》有感

文:溫國豪


「棟篤笑」,顧名思義,當然是以「搞笑」為主要表達形式。但與「搞爛gag」不同,「棟篤笑」在「搞笑」的基礎上,需有諷刺時弊、生命分享等意義。因此,「棟篤笑」就有一主題,讓演出者者環繞著來「搞笑」、來說理。基於這種認知,我認為《洗燥》可說是一個奇詭的作品。先從「搞笑」方面討論。黃氏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演出者,他的「搞笑」能力毋庸置疑,而作為香港「棟篤笑」的第一人,他在氣氛營造、觀眾溝通等方面的表現也相當不錯。因此,觀眾們很容易投入到表演當中,從而達到「搞笑」的效果。所以,《洗燥》在「搞笑」方面可說是相當成功的。那為什麼要說它是「奇詭」的呢?這從《洗燥》的命題便可見端倪。這個表演的主題叫做《洗燥》,也就是為大家洗去鬱燥、為大家帶來歡笑的意思。可是,「棟篤笑」本身就是以「搞笑」作為表達形式的一種表演,以《洗燥》為題,即是主題與形式重疊,容易使表演變得空洞無物、流於表面。觀乎整個作品,也確實有內容不足的問題。在表演裡,黃氏提及香港人的「燥」源於與「媽媽」的矛盾,更源於「唔夠錢使」,這似乎是作品的輪廓。對於前者,黃氏結合了幾則時事作論述,當中嬉笑怒罵,是作品精彩之處,但在篇幅上,這部分明顯不及後面「錢唔夠使」的論點;而在闡述「唔夠錢使」的部分時,結構卻略嫌鬆散,致使主題(「唔夠錢使」)未能突顯,相配合的時事/生活例子也不足(當然,這也許與相關的例子不多有關),所以未能予人深刻印象,這是作品略有不足的地方。可是,黃氏在這一部分的「搞笑位」,在質量與數量方面都相當高,這一不足也就被掩蓋了。回到前面的討論。要說這個作品「奇詭」,我們還是該回到主題去。我們評價藝術作品,最基本的就是看它是否對題。誠如上述,這個作品在「搞笑」方面相當成功,成功地為大家帶來了歡笑、洗去了鬱燥。從結果上說,這個作品是完全符合、並且做到了《洗燥》的主題,是百分百對題、也應該給予高度評價的。但從另一角度看,這種形式與主題重疊的命題方法,本身便已值得商榷。因為此一做法似乎悖於「棟篤笑」這種藝術的本質,令到作品失去說理、反思的功用,流於「搞爛gag」一類的空洞無聊。從這個層面上看,這個作品可說是離題萬丈,是近於零分的作品。這種由命題所引申出來的矛盾性,就是說這個作品「奇詭」的第一個原因。承上討論,這個作品的特殊性更讓我們能進一步探討「棟篤笑」這種藝術的形式規範及其本質──當我們可以判定這個作品是滿分還是零分的時候,我們也能為「棟篤笑」的形式勾劃出完整的界線,這是黃氏把「棟篤笑」帶來香港的短短十數年間所仍未清楚的問題。這種從處身灰色地帶所帶出來的、足以判斷一種藝術形式的界線的重要性,正是這個作品的第二個「奇詭」。

欣賞完這個作品,在離場的時候、在開懷大笑過後,我真的有種「洗了燥」的感覺。且不論這個作品如何「奇詭」,作為一個滿身煩燥的香港人,還是值得去欣賞一下、去笑一下。

****

也略論一下作品中的那段短片。那誇張的、塞翁失馬式的喜劇結局,大抵是為了迎合大多數觀眾的口味而設;視帝先生的角色也大概是為了增加作品的「卡士」、搞搞噱頭的玩意。因此,短片的後半段,大可略去不談。真正可以討論的,是短片的前半段。由影帝先生飾演的老闆,是本片的亮點。那種責備別人因被噴濕而抓狂,自己卻又因被噴濕而發瘋,但仍然膽敢自稱「有公關」、「無公關,食屎架喇」的虛偽;強要主角道歉,然後拍片上網,不問是非情由(縱使事情是主角不對,但老闆卻絲毫未加查問)就犧牲別人以保護自己/公司聲譽的卑鄙;還要以「公關」來包裝自己卑鄙意圖、哄騙別人的偽善,著著實實地描劃出今日社會上部分人,尤其是社會上層的人物的齷齪。與「老闆」相對的,就是主角黃氏的角色。主角的潦倒困苦,正是被「老闆」所欺壓的一般人的寫照。這裡可能有點對社會上財富分配不勻的調侃,但礙於對主角的描寫太少和情節的過度誇張,使得這一段短片的意義有點不明。無論如何,影帝先生的角色與演出,都是短片最精彩的地方。

我的期待是作者的留白?——讀《邊城》後感/燕鳳

我的期待是作者的留白?——讀《邊城》後感

文:燕鳳


一開始讀《邊城》真的有點不習慣沈從文先生說故事的語感,生硬地感受文字的音律節奏,這使我對描述的山水景色有點脫節,造成一種沉悶的錯感。但慢慢的接受,習慣了語感後,閱讀就變得生動有趣味起來。老爺爺的忠實形象,翠翠的活潑純真,大老二老為愛情而懊惱而競爭的真性情,當地民風的淳樸等,無不特顯了邊城的真,以及溫情的一面。

本來,我認為《邊城》在民風方面寫得過於美好了,世界那會存在世外桃源呢!後來才明白,在淳樸的民風中,細心的讀者還是能找到人性的缺點。(我不是那種讀者,這是朋友提出來的)老爺爺的好,顧慮體面讓他人誤會,以為那是他的狡猾,老爺爺的心思只不過是想為翠翠以後的人生盡最後的妥善安排,好讓自己能面對死亡前放下一件心事,可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嘛。就算兩情相悅,微妙的變化就能將一切可能磨滅;就算是明白事理的人,還是會蒙上一點利益貪念,抱怨的感情。

曾在一本書上讀過《邊城》導讀的選段,一溪,一船,一老,一少的溫情畫面使我對純樸的鄉村生活實在嚮往不已。故事的發展會是如何,那個他會為少女唱多久的歌去取得她的心?他們都說他寫了一個很單純的愛情故事!

後來看完故事,感覺是美好還是要被現實刺穿。

由於讀書會,我用兩三天來翻閱《邊城》,書合上後,重重的嘆了口氣。納悶於哪一個『明天』是希望嗎,無法樂觀地去期待。落差的心情取代一切美好的期待。回想整個故事,笑著想也許以前的我就知道中國的作家那會放過書寫自己內心那種幽幽難解的感傷之情,所以每次到圖書館也沒有借《邊城》來看。那種讓人酸溜溜的悲觀可是很難轉換成樂觀的期待啊,也許其他人可以吧,作者不是在題記中說,『這作品或者只能給他們一點懷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或者又將給他們一個噩夢,但同時說不定,也許尚能給他們一種勇氣同信心。』也許不了解才讓人有無限的遐想。如果沒有看完整個故事,我對邊城的印象就能永遠停留在他們生活得很幸福,安然寫意的田野味道,沒有戰火,沒有死亡,沒有迂腐的官僚,只有濃厚的淳樸鄉情。爺孫永遠以拉船為生,有一天,少年開始在夜裡為少女歌唱,一天一天,少女的心被載滿柔情的歌聲牽引,同樣以歌傳意。

意想不到的是歌只唱了一次,難道如朋友言那是作者的留白?真不明白翠翠的心意是怎的。她純真,可愛,活潑,就如『像山頭上的黃鹿』,自然即長養她且教育她,她從不想到殘忍的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看,作者在後來的故事發展寫出這少女本性上的空靈,多討人喜愛的人物。就算自小沒有父母的照顧,爺爺和自然將她教養得很好。美好的山水,美好的本性,年輕有為的少年們為這份美好而去歌唱他們的情。一對兄弟對愛情的禮讓觀讓我這個讀者看得氣憤憤的,對啊,兄弟情比愛情重,弟弟的禮讓,哥哥的不甘與失落,而那個少女的本性太純真,不懂他們的情,她享受一切美好的。她有她的憧憬,看到花轎的好奇,採花戴在髮上的少女情懷,但她不為愛情而有過多的愁,擔心的反而是爺爺,如果爺爺不在了,如果她不在爺爺身邊了,會怎樣?這才是最讓她牽愁的問題。

故事的第一章,作者穿引了一條帶著死亡氣息的線,七十來歲的老爺爺還很健壯,但人老了就不得不面對死亡吧。老爺爺是一個忠誠,老實的船夫,從不要客人給予的錢,反而處處為船客著想,提供香煙,茶水的,好一個純樸的人物。爺爺只有翠翠一個親人,看著翠翠的成長,真的不得不為她擔心,擔心自己接受死神的邀請後,她一個怎樣照顧自己。很喜歡爺爺對追求翠翠的老大的建議:『車有車路,馬有馬路。』哈哈,爺爺不是沒有舊中國的傳統想法;不是自己喜歡誰就將翠翠嫁給誰,他會看看翠翠的意願才定,故大老的說媒失敗了,只好走馬路。故事的發展當然要有點峰迴路轉啦,就在這時大老知道二老也喜歡著翠翠。看,一切的選擇權回到翠翠身上。後來,大老自知不及二老而寄情工作,而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大老的死亡在各人的心中留下了傷痕,他失去了一個兒子,他失去了一個兄弟,他失去了一個可能成為孫女婿的人選,雖然讀者也知道翠翠的心向誰。而她呢,她純真,活潑,比身邊的人樂觀些。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時間可以沖淡傷感。人離世了,但在世的人還是站在太陽底下,一切依舊,唯對於生活。故事中,大家『彷彿什麼地方有了看不見的缺口,始終無法填補起來』。這為翠翠愛情故事埋下了伏筆。

再一次的回想,整個故事的確給人鼓勵。人終要面對死亡,無論是自己的,親人的,還是身邊的人的,到那個時候,還是要在生活的忙碌下度過,將自己的傷埋在一個角落,就讓自己笑著活下去,去期待一個不知怎樣的明天。就如網絡上的人說過,對於世界繼續保持期待,你想要的東西就會出現。

也許——

22-10-2012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若你喜歡怪聞——評王慧萍《怪物考:中世紀的幻想文化誌》/子陵

若你喜歡怪聞——評王慧萍《怪物考:中世紀的幻想文化誌》

文:子陵   2012-10-21 

把神話、傳說生物(Legendary creatures)以至奇幻文學中的角色事物輯錄成書,最考功夫的並非如何寫得有趣生動,而是選材得當和圖像表現(graphic presentation),畢竟,在資訊爆炸的今天,要尋找相關題材的一手或二手資料,可說是毫無難度。《怪物考》一書在選材、分析、選圖上都能兼顧,在同類的華人作品來說可說是水準極高。

作者先淺述了中世紀歐洲的社會面貌,給讀者了解基督教如何抑壓當時人對各種神秘生物的想像,但是,由於歐洲當時處於農業社會,鄉村民間仍保留着大量各地原有的風俗節慶和宗教文化,所以我們在繪畫、手抄本以至教堂建築上都能看到怪物的行蹤。

作者繼而指出我們現時所見的「中世紀怪物」,乃受希臘羅馬傳統、「蠻族」文化、以及聖經和近東地區宗教三方面影響,接下來的兩章則介紹了一般的中世紀怪物以及在聖經裏出現的怪物。選材方面,無論是「人形」姿態、動物和植物形態的都有涵蓋,當中更有較少人熟悉的異獸如「蠍獅」(manticora,書中音譯為「曼帝可拉」)和綠人(Green man)等。在介紹「聖經怪物」時,作者多番摘錄相關經文和畫作,介紹四活物一章時更引用了四幅精美插圖,這四幅插圖分別來自里波利(Ripoll,書中譯作「芮普爾」)的聖經畫、貝亞杜斯(Beatus of Liébana)在《啟示錄注釋》(Commentaria In Apocalypsin)上所畫的四活物、西班牙萊昂皇家墓園的四活物圖以及繪於加泰羅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Museu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濕壁畫上的四活物,絕對是貨真價實、童叟不欺的「圖文並茂」。 

其後「中世紀怪物扮相」一章則略涉中世紀風俗:包括探討嘉年華的來源(源於基督教的謝肉節和四旬齋)、節慶中面具和偽裝的意義。另外亦介紹了一些今已息微的節慶活動,例如專門作弄再婚夫婚的「鬧婚」(Charivari,這與中國的鬧新房不同。作弄再婚者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像新婚夫婚般會宴請同村村民吃喝狂歡),以及顛倒權位、裝瘋扮傻的「傻人節」(Feast of fools;不是愚人節,「April fool’s day」)等。

除了精美的照片和插圖外,本書所提述的作品古今俱備,遠至荷馬史詩《伊利昂紀》、八至十一世紀的古英國史詩《貝奧武夫》(Beowulf)、中世紀的動物寓言集(Bestiary),近至博爾赫斯的《想像的動物》、艾可的《玫瑰的名字》,當然也少不了《神曲》和《聖經》這兩部塑造西方文化的殿堂級巨著。

作者亦擅於廣徵博引著名學者的觀點,以助分析各「奇風異物」之源由及象徵意義。這些名家除了中世紀的僧侶、神學家外,亦包括不少當代大師,例如有心理學家榮格、人類學家、神話學家、《金枝》作者弗雷澤、藝術史學家貢布里希(E.H. Gombrich)以及文學批評家巴赫金(M. M. Bakhtin),作者徵引學者觀點時,引文長短合適、一擊即中,絕非如一般二三流學術書般「為引而引」。

當然,本書在插圖編排方面仍有不足之處。最明顯的不足是,並非每一幅圖片都有列明出處及原文名稱,例如上文提到的第一幅四活物圖像,我們只能知道該畫作位於里波利這個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赫羅納省裏的一個市鎮,卻不知那到底是一幅畫在建築物上的畫,還是畫於手抄本中的插圖。而終章分析韋茲萊隱修院(Abbey of la Madaleine, Vézelay)浮雕表現了盛行中世紀的「二元論」概念時,亦沒有照片供讀者參考,不得不說是美中不足。

作者畢業於靜宜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後又於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畢業,雖然修習科目與本書內容並非完全吻合,但從文字可見她對西方歷史以至藝術文化認識深厚。在最後一章,作者更以分析「怪誕」(Grotesque)一詞,為全書點題,因為這也是本書的英文名稱(The Secrets of Grotesque)。於漫遊中古異世界後也不忘緊扣題旨,這點實在難得。

中世紀人識字不多,要傳揚宗教教義或警世信息,自然得靠這些躍於紙上的繪畫以及活靈活現的雕塑。我們透過《怪物考》的文字插圖,不但能夠領略中世紀怪物之秘,同時也可感受中世紀怪異之美。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樹仁文本/許建業

樹仁文本

撰文:許建業

昨晚旁聽陳平原老師「中國大學與中國文學」課,完結前的總結十分感動,大意是說,「當大學成為文本,大學史某種意義來說是對大學未來的想像。」陳老師強調閱讀大學,文史學科出身的我對中文系尤其關注,故此在聽課的同時,亦一邊把對樹仁大學中文系的理解和四年學習生涯,當作文本來追懷、閱讀以至想像。


樹仁大學的成立使命是傳承和宏揚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儒學和仁愛精神,所以中文系亦是創校以來比較重視的學系。但是,由以往的書院到今天的大學,中文系的發展是怎麼樣的,卻未見梗概。對於中文系的源流傳統,特別與我同輩的近屆畢業生,應該都只有模糊的拼貼和想像。我們的第一種觀感是,或者說我自己的猜想,樹仁中文系似乎繼承了北京大學的學術傳統。兩位北大的退休教授孫靜老師和張少康老師,陳永豐老師從裘錫圭教授,何祥榮老師從袁行霈教授,黃君良老師念本科、皮述平老師念碩士,都是在北大完成的。至於學生必須完成畢業論文的要求,也開宗明義地說是北大的學術傳統。樹仁與北大似乎有種若隱若現的血脈連繫,也必須承認中文系學生有時能從這種追認獲得一點安慰。但事實上,若往學系宗旨和學科編排裏細味求索,便發現我們的學風和精神乃源自當年建立農圃道校舍的新亞書院。於創始時期入學的楊永漢老師,很多時候都提到湯定宇先生。湯是樹仁文史系(後來分中文系和歷史系)首位系主任,師從錢賓四,也曾隨之在新亞書院任教。他將新亞重視培養全面國學知識和傳統人文精神帶到樹仁文史系,又延攬吳天任、潘小磬等碩儒,甚有古代書院講學的況味,數十年來學系的教學方針亦由此底定。後來何乃文先生和洪肇平老師等也能繼承此風;而現在樹仁仍有不少老師,出自後來脫離中大新亞書院而成立的新亞研究所。可惜新亞研究所已然頹落,學術上不大入流了。

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樹仁中文系本來經費不多,按理難邀請大師名家到來任教。但當年入學後不久,已聽說過孫靜老師和張少康老師的成就,處身規模不大的樹仁的學生,除了感思校監校長的熱誠和堅毅外,多少也出生一份自信和盼望,對梅貽琦的說法也特別認同。梅氏之言出自其1931年上任清華大學校長的就職演說,此時清華還有不少名師如陳寅恪、趙元任等。但陳平原老師對此說法提出新鮮的角度,指大學的成功和發展非僅止於大師的業績,還需考慮年輕導師和研究生的研究成果,這正是樹仁必須急起直追的地方。

千禧年以來,中文系的學術生產幾乎由張少康老師支撐着,其餘只有孫靜老師幾篇論文,抑或何祥榮老師和黃君良老師出版的一兩部論著(主要是博士論文),其他老師都沒能在學術界發揮相當的影響力。2010年以前罕有舉辦大型的學術研討會,講師本身也缺乏參與會議的積極性,老師之間鮮有學術知識的討論和交流。中文系學風雖較為純樸,然更多的是瀰漫一種荒村的幽寂,與外間學術發展幾乎斷裂,不相聞問。我在大三大四時已有所思所慮,畢業後從陳國球老師學習後感受更是深切。中文系學科安排缺乏眼界和視野的討論,或許是由國軒、啟晉和耀升等學兄開始的。他們甚至致函和發公開信要求主事者正視訴求。與我同屆的嘉樂、家豪,以及學弟銘宇也接續爭取。我們曾跟學科主任會面討論,談到課程編排重疊和比例失衡、老師教學方法落後等,當然最終是不得要領。誠然,必須諒解樹仁經費始終有限,很多方面無法兼顧,這也是辦學機構的要穴。現在回想,或許主事者能表現出對問題的理解和關注,以至有革弊的決心,一絲希望已能令我們心裏會好過一些。始終,我們不是反叛者,而宣洩叛逆心理的方法,主要是辦文學雜誌和讀書會的嘗試之上。這是我們幾屆同道者的火紅歲月,也慶幸大家還為文學思考和學問思辨抱着堅持的態度。

要數樹仁出身而又能在學術界有名聲的,要算勞悅強學兄了。但我同意平原老師之見,學者的學術業績或成就應當以其身處的院系作主要衡量點。而近十年我們所仰望的兩位大師,只能說是在樹仁綻放餘暉而已。況且,我們也不能單純地仰仗大師,不然將軍一去,樹何所依?至於悅強學兄是湯定宇先生的學生,但研究生和教學時期一直在外,離樹仁亦遠矣。故此嚴格來說,樹仁中文系在學術界和知識生產方面實際未有太大的貢獻,反而在中小學教育就有很好的評價。但是,我們不應滿足於此,要令荒村熱鬧起來,上位者當然要給予足夠的支援和空間,但年輕講師和學生的主動和投入尤為重要。這兩年喜聞樂見的是,學系開始改革課程,延聘講師也注重平衡學科的全面性,還有積極舉辦大小講座和研討會,這對本科生來說也是有所裨益的。惟令人憂慮的是樹仁研究院的開拓,中文系如何培養研究生是重要的問題。或許,我們不能免俗的濫收濫發,但留有相當資源培養有志進入學術的學生,只能算是僅有的想望。

行文匆匆,上面學術淵源的回溯,只是一時的偶興隨想,沒有經過認真的考察實證。心中盼望,能有有心人為樹仁中文系寫史,或者,九年後的五十周年紀念會是一個不錯的階段總結。在樹仁我肯定不是出色的學生,文字粗糙,未夠資格執筆著史,只僥倖還待在學術圈,盼用餘力為學系搜集史料,諸如課程大綱、考試題目、教員資料和學生進修名單等。對學系的回顧整理,早晚得有人關注、叩問和討論:這麼多年來樹仁文史系希望培養、形塑怎樣的學生人才;主事者又是以甚麼構思和方式去實踐,這些在思考樹仁中文系的未來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數十年留存下來的資料,看似冰冷,但樹仁畢業生對母校溫熱的情懷,或能書寫一段令人回味的故事,也讓學系的思考和精神得以延綿下去。

謹此祝願明後兩天的會議順利。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永訣前的憑弔——評羅哲文、楊永生《永訣的建築─已消失的中國古建築圖錄》/子陵

永訣前的憑弔——評羅哲文、楊永生《永訣的建築─已消失的中國古建築圖錄》

文:子陵


《永訣的建築》收集了過百幅中國建築照片。由老北京城的城郭牌樓,以至大江南北的花園、寺塔、橋樑都盡收書中。書中每一幅照片都彌足珍貴,珍貴在於這些建築都已經蕩然無存,我們只能從這些黑白照片中一睹傳統中國建築之美,並一窺那個一去不回的年代,或許這份發古思之幽情只是出於對往昔的美好想像,但這份懷念確是真切不假的。

中國建築多以木為建材,易受風雨侵蝕,可是不少建築卻是由於人為因素而慘遭拆除,看到這些有着過百年歷史的建築不過就在幾十年前一一消失,難免鼻頭一酸,搖首嘆息。

除非未能查證,每幅照片都列明了建築物的興建年份、拆毀時間、尺寸、用料等,除此以外的軼聞趣事通常就付諸闕如了,流水帳式的記述難免會使讀者略感平淡,但書名既有「圖錄」二字,那也不必過於苛求。另外,如「沖天柱式」、「廡」、「歇山頂」等的建築術語基本上可根據照片而明白其大概意思,但如要真正具體了解,恐怕亦要一邊閱讀,一邊翻查資料。

最後,誠意推薦幾幅令人眼前一亮的老照片,包括「江心島天后廟」、「武當山天雲樓」、「都江堰安瀾橋」以及哈爾濱的各大教堂。是的,華夏山河曾經是如此的壯麗,祖先們的建築是如此的動搖心房。

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