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影字(8):天下《KANO》——那些年蘊釀的族群精神/李葭呺

影字(8):天下《KANO》——那些年蘊釀的族群精神

:李葭呺

《KANO》不單是一個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內裡還盛載著台灣土地上的豐富內涵。其中包含熱血的情節,動人的對白,然後留下一個怎樣的台灣印象?

台灣是一道屬於甲午戰爭的疤痕,與此同時,傷口癒合的過程中,這道疤痕卻帶有一種現代意義。電影中的水利工程,交代殖民時代的台灣走向現代化,儘管背後的目的是自利的,但這些都成為台灣走向現代的關鍵,是國民黨退守台灣所見到的現象,他們在一班較自己先進的人面前如何相形見拙。

有關背景展示現代台灣的由來,而這個現代台灣是由漢人、原住民和日本人共同建構而來的。透過電影,補充外人所忽略了的台灣部份。今天的台灣社會,就是以上三種人共同拼湊出來。這種拼湊殊不簡單,不像中西文化在香港並置與混雜。日本文化強行植入,與原有台灣的文化主次關係明顯,如故事中濱田老師教導漢人的吳明捷和原住民的平野種木瓜的方法,而本地文化勉強保留,企圖與之並行,再混入其中。漢人與原住民在KANO隊中展現的倔強——「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正好展現他們如何既要與日本人並存而又要保存自己,然後與之協作和相處。日本人的小里以為吳明捷勉力投球是要自己充英雄,這是重視紀律和群體的日本人所不認同的,但平野明白吳明捷希望透過投身其中,不願被動地接受,付出我可以付出的,做想做的自己,以完成自我,在他者面前保有屬於自己的部份。統治與被統治,撇開尊與卑,留下尊嚴和尊重,即使落敗,被俘。

一個簡單的故事,呈現一個族群的決心。過去的,像皇民化,二二八;近代的,美麗島事件,建立選舉。

《KANO》與《賽德克巴萊》的主人翁都以失敗告終,但同時讓敵人為之折服,通過「天下嘉農」的奮戰不懈,爭取每一個基會和原住民讓日本人看到消失了的「武士道精神」,相同的堅持成為受人歌頌的價值,表面上台灣被現代所征服,實際上卻堅守住自己的價值和堅持,一路走下來。然而《KANO》的包容性顯然比《賽德克巴萊》大,結合與對抗,兩個歷史故事的兩種態度。

台灣的過去百年衍生出其獨有的文化,可以說是文化基因的變異,這種變異來自殖民時期帶來的現代性。電影中近滕教練的身份,使三族融合,成為一個團體,實為整個族群的縮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